第24章宫女们
“文殊奴!文殊奴!文殊奴!”
金额雀在西苑天空盘旋,每叫一声,福桂都觉得它们在叫文殊奴。所以福桂一听到鸟叫就头疼。
这世间怎么会有想不起来自己是谁的人呐?根本就是蠢货。自从福桂帮宫人们找回丢失的东西,宫人们对福桂热络了许多。以往一个院里的宫人们得闲在天井里作女红,福桂都被以各种理由留在号房中。如今她们一起围起来做针带,每次都会喊上福桂。
去年秋,朝廷从苏、杭二县采选女孩子充入中都内廷,当时内廷宫殿尚未完工,宫人们被暂时安置在於皇寺。年末,徐南至领皇后命从应天到中都暂掌内廷,一半宫人才跟着徐南至从於皇寺到内廷。所以,所有宫人都是於皇寺出身。不管是於皇寺的宫女还是内廷的宫女,大家来自相邻的县、乡,聚在一起说方言、唱乡谣。她们一边做女红,一边侃天侃地吐槽自己遇上的那些憋屈事和开心事。
这一晚,宫女们聊起了於皇寺的大和尚。
宫人们都可怜大和尚,认为他活这么大年纪,一直能吃能喝能睡,结果临了因为中风,口不能言,手脚不能动,曾经令人艳羡的长命百岁如今成了望不到头的折磨,还不如寿终正寝入土为安来得干净痛快。十五姑娘一边给自己的头发编麻花,一边说话。“死不了的。於皇寺南门那座琉璃塔,毁了又修,修了又毁,经历一千年屹立不倒,是有原因的。”
有宫人问:“这和大和尚有什么关系?”
十五道“当然有关系。传闻听到塔铃的人可以活到一百岁,就因为这个传言,塔铃才叫长命铃。凤阳人不允许塔倒,塔是凤阳的一个标志,也是一座寿门。和尚听了几十年长命铃,肯定比池里的王八还长命。”福桂扎着花,“可我进於皇寺那么久,王爷的禅房离南门近,也待过一些时日,从来没听到什么长命铃。“福桂翻眼皮,看在天井上方盘旋的鸟雀,咬牙切齿道,“还不如天上的鸟叫声多。”
宫人们一个个附和,说她们也都没听过铃声。十五姑娘露出意味深长的笑。
这个笑让福桂知道这里边肯定有原因、有故事。福桂试探地问:“十五姐姐,我们以后都听不到长命铃了吗?”十五姑娘绑好头发,撸去膝盖上的碎发,抬起头,“那可不一定……众人央求十五把话说清楚,十五朝福桂勾勾手指,大家弯下腰,围成一个紧密的圈,十五的双臂勾住左右两个人的背。“我告诉你们,你们可以传出去,但绝不能说是我说的。是咱们王爷。王爷的禅房挨南门近,去年不是频频刮大风,听说只要起风,那铃就彻夜响个不停。王爷嫌吵,命人把琉璃塔每一层的塔铃的铃舌全都拆掉,包上棉布。是你们没福啊,进宫那么晚,听不到长命铃。”
十五姑娘骄傲地说:“我就听过。所以我肯定长命百岁。”大家支起身子,很久都没有人说话。
福桂嘟囔:“没想到王爷这么霸道。就因为他一个人不喜欢,就害得大家都不能长命百岁。我偏要听铃声,偏要活一百岁给他看。”十五在福桂额上弹一颗麻栗子,“想活一百岁,要学会实事求是陈述事情,别在背后编排主子。其次,是不要忘了今晚你当值!快去干活!”福桂看一眼客堂间里的时刻钟,果然到了她值夜的时辰。福桂来到花神殿,与前一班宫女交接班次。等宫女走后,福桂从供桌下拿出偷藏的简箩、线绳和柴火,她要重复捉鸟的把戏,幻想能抓到一只金额雀,让金额雀发声唤来妙乐奴。福桂已经试了两个晚上,但都没捕到鸟,两晚之间隔着三天,也就是说,十日之期眼看就要到了,但妙乐奴还是没有主动现身。这一晚,福桂很幸运,竟然捕到一只金额雀。她残忍地挤压金额雀的身体,让雀发出凄惨的叫声。但即使金额雀像橡皮鸭一样发出划破黑夜的惨叫,都没有招来其他鸟雀的回应,更不要说招来妙乐奴。果然还是需要骨哨。但骨哨在朱霰那里,不可能再拿回来。拿不回来,那自己做一只呐?想到这,福桂总算放掉了那只叫破喉咙的雀。福桂是个十足的行动派,第二日一早,她就溜进厨下,将徐南至赏给她的银叶子找了个借口送给石嫂子。石嫂时常烹饪山畜。福桂用一片银叶子换袍子的四根腿骨。石嫂子自然眉开眼笑收下了银叶子,让福桂等她消息。因为福桂替徐南至找回金叶表,徐南至允诺福桂一个赏赐。福桂当时还没想好自己要什么,所以暂时欠着。福桂如今借这个机会,向徐南至提了一个要求一一她想向宫廷乐人学习丝竹管乐。
徐南至没能从内廷找出一个乐人,但找出了一个会吹笛子的宫人。这个宫人教了福桂几次,就被福桂骗去一根初学者的竹笛。福桂在号房偷偷拆解竹笛,摆弄明白后再用强糊黏上。石嫂子送来口信,说福桂要的袍子后腿骨得了,让她赶快来取。福桂来到厨下。
石嫂子在砧板上揉面团,见福桂来了,咧嘴笑道:“已经给你扎起来了。”石嫂子用下巴指一指灶台方向。福桂转头,看到灶台边上靠着的一捆腿骨,是已经剃肉扒筋清洗过的苍白色骨头。
福桂笑道:“谢谢石嫂子。”
福桂抱起腿骨,藏到裙子下。她看到石嫂子在揉一个巨大的面团,旁边的瓷缸里盛着香气扑鼻的枣泥、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