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迁居琐事
程纤月不是那种终日哭哭啼啼的性格,只愁那么一两天,在胤初面前全吐出来后就把担忧啊焦虑什么的全忘了。
怀都怀了,又不能打掉,那就生吧。她要好好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好好养它。她觉得自己只要尽力托举了,那就算对得起孩子了。1她自己想通了这些就一如往常了,然后这个时候她的理智回来,接着就想到前几天跟胤初说的那些话了。
程纤月有点冒冷汗。
不是吧,她真跟胤初说那些不吉利的言语了?还跟他说让他好好听皇上的一直做个太子?
哦豁,她当时胆子怎么这么大的?
但看这几天胤初的表现,好像他并没有生她的气。他现在是太子了,除却上朝,还要时刻准备着陪皇上御门听政,还要看折子写折子参加朝中大事。但他只要闲下来多半会来程纤月这,跟她说说话聊聊天,有时候还会跟她吐槽大臣的请安折写的繁琐肉麻。
程纤月就觉得他对她可真宽容啊。想当时福晋,哦,现在该称呼一声太子妃。当时太子妃劝谏他的时候他是什么脾气,再看看现在他对她是什么脾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么一想,他好像对她宽容的都要没边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愿意跟他同甘同苦。好吧,话题扯的有点远了,现在程纤月这西配殿又忙起来了。因为胤初又成了太子,所以她们这一大家子要搬家。
搬去毓庆宫? No, No,No。毓庆宫那是胤初单独居住的地方,至于太子妃和她们这群格格则要搬到撷芳殿。<4
程纤月还以为毓庆宫和撷芳殿离的很近呢,结果真搬了家才知道这俩不在一个地方。毓庆宫在乾清宫东边,斋宫的旁边。撷芳殿则还要往南,两所宫室中间隔着一个箭亭广场,步行走路的话少说要四五百米。也就是说胤初要临幸妻妾还要带着人走老远的路。Emmm,有这种不住在一起的一家人吗,真是太搞笑,哈哈哈哈。咳,不过真搬过来程纤月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她终于在紫禁城里有了自己一个人的小院。
撷芳殿比咸安宫大很多,同样是三进的房子,却有很多个院子。其中第一进院是个大长条,算是外院,外院的左右两边是值班围房和倒座房,二进院和三进院才是给她们住的。其中位于中间的正院住着太子妃和大格格,正后院的正房住的林佳氏。西边两个院子一前一后住的是她和李佳氏。至于东边的两个院子贝是弘皙和弘晋两个阿哥的。
除了住的宽敞了,程纤月的待遇也提升了。同样是没什么名分的格格,但是太子的格格和光头阿哥的格格还是不一样的。她搬过来的第二天,内务府的人就来给她送人送钱了。
先说送人。程纤月在咸安宫的时候就是一直是缺人伺候的,如今一并给补齐了。内务府的人送过来三名宫女和三名太监供她使唤。程纤月就很干脆的叫老云和林全安来管他们。
至于银钱,还要从年例钱说起。程纤月原先的年例钱是五十两,现在是直接翻了一番,内务府的人直接给她补送了五十两。按理说就算是补送,以复立太子的月数来算顶多补送个二三十两,送五十两过来那就是内务府格外讨好了。这在宫里应该算是脸面,程纤月不好直接还回去,那就是不接他们的茬给脸不要脸了,所以她就从里头拿出二十两来赏内务府的人,就当提前赏年节钱。如此一来,两边都皆大欢喜。
但搬过来也不都是好处,也有坏处,比如说吃食。倒不是说吃的差了,其实吃的比以前还好呢,而且吃食上的份例多了之后膳房的人也出息了,每天都着人问问她有什么想吃的,东西怎么做,也能不按照饮食单子点菜了。那问题出在哪呢,就出在阿哥所膳房和撷芳殿的距离上。是的,她们的饭菜还是从阿哥所膳房出。
原先她们住的咸安宫就在西六宫旁边,离阿哥所膳房不算远。但现在她们搬家了,这膳房和撷芳殿一下成对角线了。所以哪怕是膳房的人做好了饭菜立马送过来,还用盛着热水的食盒来保温,但这正值寒冬腊月,两边距离还远,中间运送也没个自行车全靠送膳太监的脚程,所以送过来的饭菜只能说还算温和。不过索性她们有茶炉,程纤月也不讲究旁的,只要汤热热的就成。所以每回膳房的人过来送膳,她就叫人把汤拿去茶炉那边热一遍再端过来,其他的菜色只要上头没有油结块就成。
就在今天用膳时候,外头小太监传话说胤初身边的景顺带人过来了。没过一会,景顺从外头进来,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太监,每个小太监的手上都拎着食盒景顺道:“给格格请安,太子爷叫奴才将膳食先送过来,太子爷一会就到。”
这么些的东西她的饭桌可放不下,程纤月赶忙叫人从偏殿抬桌子来放它们。才把这些膳食收拾好,便听见外头说太子爷到了。胤初是从太子妃处过来的,进来后并不叫她起身行礼,一会他坐过来叫人拿温水洗过手才碰她,温和的问:“今天身子好吗?”程纤月笑着说:“好,这孩子一点都不折腾人。我听人说孩子二三个月大的时候妇人可能会孕吐不舒服,但我却一点都没感觉到。”胤初没忍住摸了摸她的肚子,和颜悦色的说:“孩子知道你辛苦,所以特别乖巧。"说完,他叫人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