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没钱,喝了河里的脏水,得了痢疾,没救回来。
这个冬日,老百姓日子很难熬。听说陈州门那边的棚户冻死了很多人,官府正派人救济。
锅里雪一化,黄樱眼疾手快称了一盆全麦粉,拿筛子筛了麸皮,再混入一点点荞麦面粉,——主要为了颜色暗些。
现代的面粉工艺高超,那些白面粉,比北宋的面粉白许多,属于高端面粉了,只有达官贵人吃得起。
黄娘子一眼能看出来。
也就全麦面粉跟这时候的面粉差不多。
混些荞麦面粉更不显眼了。
又加入仓库里拿的酵母、细盐、白糖,她还把一部分水按比例换成了奶油、炼乳。
当然,也不敢多。能闻见奶味儿便行。
奶油中的油脂、炼乳中的蛋白质、糖都让面团更松软,炼乳还能提供奶香味儿。
快速将面揉好,分别包上空间里的红糖馅儿、蜜枣馅、蜜红豆馅。
他们家货行的蜜枣、蜜红豆,可跟那些有工业味儿的不一样,是纯天然的,全靠手艺和良心,滋味很好。
另单独还包了几个没馅儿的炊饼。
都包好后,放到一旁发酵。
灶房这会子热了些,灶台上有温度,酵母粉发起来很快,馒头包子不需要发很大。
她舀了三碗小米在锅中煮着,并撒了两把白糖,不至于尝出甜味儿,但会觉得清甜。
小米粥要煮半个小时。
她将发酵好的馒头放到锅上蒸,不浪费这点蒸汽。
蒸好后焖一会儿,馒头圆鼓鼓的,个个光滑饱满。
小米粥也煮好了,上面厚厚一层米油。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小米和红枣的味儿。
巷中传来倾脚头的喊声:“倾脚——”
允哥儿瘦瘦小小的,穿着打了补丁的褐色夹袄,——爹的旧衣改的,快速提起马桶,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马桶有他半个人高呢。
边跑,还一边使劲往厨房的方向吸鼻子。
其他几家也起了,都去倒马子。
东京城里,倒马桶也要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