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DNA络子(1 / 3)

第24章DNA络子

炸面圈卖得实在太好,还没轮到吴承恩,面糊居然就已经卖完了。<2等候许久的客人自然不依:“我们都等这么久了,可不能叫大家伙儿空等。”

摊主忙得满头大汗,拱手央道:“诸位稍待,咱这就再调面糊。”说完就跟旁边卖包子的店家借了面粉,一面火急火燎地调面糊,一面扯着嗓子吼旁边的丑丫头:“赶紧把你娘叫来,没看到你爹快忙死了?这丫头,真不晓事。"<1

小丫头片子撒着脚丫子,一溜烟跑去叫娘了。吴承恩等了半天,才买到两个“02”形的炸面圈,本是打算他和叶氏一人一个,付完钱刚要离开,忽然想到家中还有丫头小厮,心道:我何不给他们也买几个。<3

待要转身回去再买,摊子前已挤满了人,再想去买,只能从头排起。吴承恩不愿再费那工夫,便放弃了这个打算,拿着两个炸面圈往家里走去。吴承恩在丁儿张胡同赁了一间小院子,自儿子吴凤毛夭折后,家中就只有他和叶氏两个主子,还有三个下人,一个是叶氏从娘家带来的老妈妈,姓胡,大家都叫她胡妈妈,一个是干粗活的女使,名叫小双,一个是跑腿采买的小厮,唤作来J儿。

吴承恩到家时,见胡妈妈带着小双和来儿在贴外面卖得很火的那种新式门神画,叶氏袖手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出声指点一句:“横批贴得有点歪了,把右边往上挪挪。”

吴承恩不由失笑:“你们怎么也在贴这个?”叶氏转头看见他,眼睛一亮:“你回来了,今日怎么回得这么早?”吴承恩道:“出了这样的事,学里哪里还会上课,早早散了学,叫我们名自归家去。”

“原来如此。"叶氏又回答起先前的问题,“你不看咱们胡同里家家户户都在贴,总不能人家都贴了,就咱们家还贴以前的老画儿,瞧着多不合适?还是咱们来儿机灵,看见人家都在买,便立马跟着抢了一副,不然这个时候再想去买,莫想买得着。”

吴承恩笑道:“只要有人买,永远不缺卖,谁不想发这一注财?我回来时看见外头又多了许多卖门神画的,原先炸踝子的摊子也改成了炸面圈,买的人如山如海,我也买了两个,大家一块儿尝尝。”说着,他将买回来炸面圈分出来,自己同叶氏分吃一个,胡妈妈,小双,来儿分吃一个,不图吃个饱,就图吃个吉利。胡妈妈忙净了手,将一个炸面圈均匀分成三份,各给小双来儿一份,口里念叨着:“团团圆圆,大吉大利。”

叶氏失笑:“你怎么知道这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胡妈妈理直气壮道:“奶奶不看这圈儿画得多圆,底下这个'2',我听街边的人说就是西洋文字中的"二",又圆满,又成双成对,岂不就是团圆美满的意思?″

吴承恩禁不住发问:“那你可知这CO2是什么意思?”胡妈妈自有一番解释:“后半截自然还是团圆的意思,前头的半圈好似一张盾,将邪祟灾厄抵挡在外。两张门神画一张保团圆,一张挡灾祸,意头好着呢。"<_2

对于不理解的事物,老百姓自然会开动智慧,用自己惯有的经验强行做个解释。<1〕

别说,这话儿编得还挺圆的,吴承恩竞被说服了,又问那张横批的意思。胡妈妈摆手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兴许是什么驱邪祈福的法咒,反正神龙身上的符文总不会有错的,那可是龙啊,我活了半辈子,头一次见到世上有真龙!”

胡妈妈抚着胸脯,一时说什么“列祖列宗保佑”",一时又说什么“祖坟冒了青烟”。

吴承恩和叶氏都笑。

两口子分食完炸面圈,又进房讲起今日所见所闻来。叶氏的曾祖是弘治年间的户部尚书,到她这一辈儿,虽已是旁支中的旁支,却仍是识文断字,两人聊起那些符文来,也各有一番说法。正讲得入港,忽然听得门首有人在叫:“叶娘子,叶娘子,你在家不在?2”叶氏忙起身去迎,却是隔壁的李顺姐。

这李顺姐十四岁就死了爹妈,底下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妹子,她一个十四岁的姑娘,走街串巷地卖些时令的果子鲜花,既当爹又当妈的将兄弟姐妹拉扯大,因姑娘家抛头露面做小买卖容易遭地痞无赖臊皮,她的性子不可避免地养得很泼。<3

如今李顺姐也有二十岁了,人家嫌她上无父母,有命硬克夫之嫌,哪怕不克夫,克到公公婆婆也是不好的,又嫌她混迹市井性情泼辣,怕她跟那些无赖有什么不正当的勾当,更怕她那样的性子将来反把公婆一家辖制,再加上身后拖着一家子负累,因此无人敢娶她,李顺姐也就一直嫁不出去。不过,李顺姐的泼辣只对着臊皮她的无赖和背后说她是非的长舌妇,只要不臊皮她,不说她是非,她一贯待人热忱。这也是小人物的一种生存智慧,一个好汉三个帮,总要有几个交好的近邻,万一遇到事了才有人帮你说话。

叶氏怜李顺姐拉扯弟妹不易,又是邻里邻居的,便时常帮衬一二,李顺姐也知恩图报,一来二去,两家的关系越发好了。叶氏迎着李顺姐,问她:“顺姐,你寻我何事?”李顺姐掏出一根用五色丝线编的络子,就如同端午节人人佩戴的长命缕一般,只不过样式与长命缕不一样,乃是两股丝线扭在一起的模样。1如果田慈在这儿,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