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嘉靖也想要飞机
作为长篇神魔小说的开山祖师爷,,吴承恩有着相当丰富的想象力,他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只巨大到足以遮天蔽日的铁公鸡,那鸡将成百上千的百姓驮在背上,扑闪着翅膀直冲云霄……
只能说,人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想象力再好还是有局限性的。吴承恩想得入神,险些忘了正事。
冯保连叫了数声:“吴先生?吴先生?吴先生?”吴承恩这才勉强回神,然而心里依旧惦记着“飞鸡”,若能在有生之年弄一只“飞鸡”来驾一驾,那才叫美事呢……
接下来田慈没再挑什么刺,毕竞她也不是那种没有人性的甲方。见她不再叽叽呱呱,吴承恩不由得松了口气,与冯保商讨起具体情节来。冯保用心将吴承恩口述的剧情记下,随后便运笔如飞,将故事落于纸面,吴承恩本人则继续编写后面的情节……
看着两个人干得热火朝天,田慈忽然有点心虚:自己一通骚操作,不会把四大名著的作者给搞成三流爽文写手吧?后世人提起吴承恩,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个写四大名著的”而是“那个写无脑爽文的"……这性质,跟让人家下海也没啥区别了。
哎呀,真是罪过,罪过。
田慈的良心小小痛了一下。
不多,就一下。
叶氏过来送茶的时候,她已翘着腿,兴致勃勃地欣赏墙上孙大圣的画像。头一次招待身份如此特殊的客人,叶氏心里很没底,虽说她祖上也是名门,但传到她这一代,已是旁支中的旁支。嫁到吴家后,因吴家是做小生意的,平日往来对象顶多也就是个小官小吏,身份更高的就够不着了,所以从来没有接待过这么贵重的贵客。
叶氏生怕哪里做得不周到,给自家惹下祸来。思来想去,她使唤家中小厮去买了二两好茶,称了两斤最贵最好的点心,又花高价去铺子里买了几朵银耳。
沏好茶,熬了一碗红枣莲子银耳羹,再将点心装盘,叶氏亲自端着托盘过来送茶水点心。
不是她不想使唤下人,而是吴家确实没有得用的人:一个老妈妈年纪大了,一个女使胆儿小,一个小厮不便进屋里伺候。叶氏扣了扣门,而后才进入书房,将茶水点心奉上。显然,那碗红枣莲子银耳羹是专给田慈的。小孩子不好多饮茶水,叶氏细心,特地熬了温和滋补的羹汤。田慈礼貌道谢:“叶夫人,劳您费心了。”叶氏忙道:“蓬门小户,招待不周,还望殿下勿怪。”田慈笑道:“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在家里也不过如此了。”叶氏只当她在说客气话,在她看来,国朝太子,又是天子掌中明珠,享尽天下供奉,什么山珍海味吃不到。
殊不知田慈平时还真的很少吃什么山珍海味,常见的肉蛋奶有什么她就吃什么,从来不挑食。
田慈尝了一口银耳羹。
味道的确不错,浓稠软糯,滑润清甜。
可味道再不错,也不能改变它在后世只是食堂免费汤的事实。这会儿的银耳是一种和燕窝齐名的珍贵补品,小小一匣子就要花上几十两,很明显这玩意儿超出了吴承恩两口子的消费水平,人家是为了招待她,特地花钱买了一点。
田慈喝着银耳羹,对朱雀吐槽道:“不知道什么人才会觉得穿越到古代是件好事儿,哪怕撞大运穿成权贵阶级,不还得把食堂的免费汤当珍贵补品喝吗?朱雀说:“很多人幻想穿越到古代,其实是幻想到自己能够享受到一种人上人的优越感,你上辈子不也很喜欢看穿越文?”田慈叹了口气:“年少无知,对古代生活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她盯着碗里的银耳羹,“喝是挺好喝,可哪个脑残能把食堂的免费汤喝出优越感?食堂的免费银耳汤也就是稀了点,要想喝稠的,早餐店有两块五一杯的银耳汤,从口感上来说跟这碗至少值好几两银子的银耳羹不相上下,甚至早餐店的银耳汤可能味道会更好一点,因为后世的糖没有杂质,更加精纯。”为了不浪费钱,也为了不辜负叶氏的心意,田慈一口气把那碗红枣莲子银耳羹喝了个精光。
接着她又吭哧吭哧吃了两块点心。
过了一会儿,叶氏送进来两盘枇杷。
田慈向吴承恩借了几本话本子,边看话本边吃枇杷,不知不觉一个人解决了一盘。
吃完枇杷,午饭时间到了。
田慈在吴家蹭了顿饭,含蓄地吃了小小两碗。下午吴承恩与冯保继续忙碌。
田慈在旁边看着他俩忙。
可能是因为无聊,她把叶氏送进来的炸丸子小尝了一盘。吃完一盘炸丸子,她开始感到口渴,于是叶氏又给她送了一碗银耳羹。喝完银耳羹,她又开始嗑瓜子。
这会儿的瓜子不是葵花籽,而是西瓜子,大明朝的百姓普遍要磕西瓜子,市井间常有小幺儿兜着盐炒的西瓜子售卖,一份只卖几文钱。田慈一直嗑瓜子磕到吃晚饭。
晚上她又在吴家蹭了一顿,吃饱喝足,她终于揣着吴承恩与冯保赶出来的稿子,心满意足地回宫了。
临走前,她踮起脚尖,拍了拍吴承恩的…呃,胳膊肘,叮嘱道:“吴兄啊,你今晚早点歇息,明儿我还来催更……不对,是陪你编写话本。”满脸憔悴的吴承恩”
小祖宗,求求你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