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拒婚(2 / 2)

那场席卷江南的血色战祸?

王照月心头稍定,却不敢过分乐观。她暗自盘算着,待成功推掉与三表哥这桩“拉郎配”的婚事后,定要腾出手来,秘密多做几手防备战乱的应急预案。

她不由得暗自苦笑:旁人穿越,不是自带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便是拥有保命的随身空间,再不济也能顺风顺水当个被人捧在手心的团宠,或是只负责貌美如花的娇妻。偏生轮到她,既要殚精竭虑地应付这强扭的婚事,又得忧心如焚地防备着随时可能爆发的乱世烽烟,日日如履薄冰,心思耗尽。

愁绪如藤蔓缠绕心头,日子却仍推着人向前行。

次日清晨,王照月依旧打起精神,打着请安的旗号准时出现在姑母门前。

待到赵家的三位表哥陆续告辞出来,她又刻意寻了个由头,与落在最后的赵子潇独处了片刻。

她先是若无其事地提起自家商铺近日新进了一批价值千金的南洋香料,语气带着几分不经意的炫耀;接着又巧妙地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大表哥赵子端,言辞间极尽溢美之能事,说他如何博学多才、贯通古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甚至连府中管家理账这般庶务都洞若观火,所言所行皆有章法。

她说的直至赵子潇脸上的厌烦不耐压都压不住时,方才满意地告辞离开。

今日已是王照月穿越而来的第六日了,后日便是祖母寿宴。

因此当晚膳时分被王珏与林氏唤去时,她毫不意外。想必父母已与姑父姑母商议妥当,明日便要大致定下她与赵子潇的婚事。

这几日下来,王照月行事说话已渐渐显露出不同以往的果决与见识,虽尚不至于让王珏夫妇起疑,却也让她比初来乍到时放松舒展了许多。

此刻,她心中已然下定决心,要在今晚的谈话中,试探着能否主动将这桩令人憋闷的亲事推开。

饭毕,侍女悄然撤下杯盘。

当王珏夫妇带着温和的笑意,询问女儿对三表哥赵子潇的印象如何时,王照月秀眉微蹙,脸上适时地露出为难之色。

“父亲、母亲,女儿并非有意诋毁三表哥为人,只是……每次他见到女儿都冷面相向,且与女儿志趣不合,实在难以相处。”

她轻扯林氏衣袖,柔声央求:“父亲、母亲,女儿可否不嫁三表哥?”

摇曳的烛光下,林氏看着女儿微仰的脸庞,眼中满是怜爱。

她抬手轻抚王照月鬓边柔滑的发丝,语气温婉地劝解道:“傻月儿,夫妻相处之道,贵在相敬如宾,各司其职,待你出阁之后,侍奉公婆、主持中馈、生儿育女,桩桩件件便够你操劳的了,哪里还有闲暇去谈论闺阁女儿时的闲情志趣?男子亦是要以读书求取功名立业为重的,即便如你父亲这般当年未能学有所成,也要终日在外奔波,为这偌大家业辛苦经营。”

在她看来,这门亲事简直是天作之合,妹夫赵霁是进士出身,眼下高居知州之位,还正值壮年,未来前程可期。小姑子王蕴更是从小看着月儿长大,真心疼爱,绝非刻薄难处的婆婆;赵子潇虽是庶出,但性情孝顺,读书勤勉,相貌也颇端正。

她只当女儿是年纪尚小,还未懂得人情世故,待日后年岁渐长,经历多了,自然便会明白父母今日的苦心安排。

一旁的王珏看着女儿倔强又带着祈求的眼神,沉沉叹了口气,眉宇间也染上几分无奈。

“月儿,为父并非要强逼于你。只是今日午后,我与你姑父已然言明,‘无论月儿日后是否过门,我王珏都会鼎力相助,绝无二话’。谁知你姑父闻言,却是连连摇头叹息道:‘三兄若不让月儿嫁过来,我这张老脸,又如何好意思再劳烦三兄倾囊相助?罢了罢了,看来……也只能早早辞了这官儿,以求保住身家性命了罢。’唉!”

王珏重重叹息一声,烛光映着他眼底的复杂。

“你姑父为人,为官清廉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性子,委实太过谨慎多疑了些,他这般说法,为父……为父也不好过分相强啊。”

王照月心下了然:姑父生性胆小多疑,唯有结为姻亲方能取信。

她不便再争,好在午后已命小莲给王照锦送去“挑衅书”。以王照锦的性子,定会立即向赵子潇哭诉。

明日且看二人反应,若赵子潇也反抗不成,横竖距成婚尚早,日后再寻机退亲不迟。

应付完父母亲,她便回到房中,早早睡下了。可她又开始梦到那陌生男子,这次的梦境仿佛在继续上次未完之事,那男子把手伸进她的衣襟内……她挣扎在梦中,心中暗骂这“登徒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