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相看(2 / 2)

怄了两日气了,直到方才才略略好些。”

王照月闻言微怔,随即关切地问道。

“那……三姐姐与范公子的婚事?”

王照锦摆摆手,浑不在意地一笑。

“不妨事!我心中早有计较。”

她接过碧桃奉上的茶盏,轻啜一口,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我想借咱们酒楼筹划的‘赏菊宴’,替二哥谋一条出路,不知四妹妹可愿助我?”

“三姐姐有何妙计?但说无妨。”王照月饶有兴致的问道。

“二哥一心向往去万松书院求学,奈何他才学未臻上乘,又无得力门径引荐。”

王照锦放下茶盏,接着娓娓道来。

“我听闻书院山长膝下有一掌珠,年方及笄,且待字闺中。此番‘赏菊宴’,我想设法邀得山长夫人携掌珠至酒楼赏玩,并特意送上两份精致的‘花令’。”

她顿了顿,胸有成竹地继续说道。

“母亲若能借此机会与山长夫人攀谈结交,再央请姑母出面保媒拉纤,这门亲事,依我看,倒有七八分把握。若此事办成了,四妹妹你说,母亲她还会因我的婚事拂逆我的心意么?”

王照锦说完,嘴角微扬,神情颇为自得。

“哦?”

王照月心中着实惊讶,短短数月,这位三姐姐竟已能如此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她由衷赞道:“三姐姐此计环环相扣,着实高明!妹妹在此先恭贺姐姐心想事成了!”

王照月言罢,心底亦不由暗叹:幸好当初未与之交恶,反结为盟好,若自己身边潜藏着如此机敏的对手,那岂非是心腹大患!

两姐妹分享完喜讯与谋划,又兴致勃勃地商议起“赏菊宴”的诸多细节安排。

这一谈便忘了时辰,直到侍女夏荷在门外轻声提醒:“娘子,夫人那边遣人来请两位小娘子赴宴了。”

二人这才惊觉窗外已是暮色四合,华灯璀璨。

她们连忙重新匀面点唇,匆匆赶往大房院落。

王府团圆家宴上,佳肴虽丰,王照月与王照锦却只略略动了几箸,便寻了个由头,借着更衣之便,悄然携手溜出了花厅。

一直留意着她们的赵子端见状,了然于心,知晓她们定是相约着要去城中夜市赏月观灯,他便也寻了个托词,紧随其后离席。

范文曦早已在王府侧门外等候多时,一见王照锦的身影,便立刻含笑迎上。

王照月抿唇一笑,识趣地退开半步,朝王照锦促狭地眨眨眼,做了个“请先行”的手势。

两对璧人各自登车,马车辚辚,向着城中最为灯火璀璨、人声鼎沸的夜市驶去。

一轮皎洁的圆月高悬于湛蓝天幕,清辉遍洒,仿佛也沾染了这人间的柔情蜜意,变得脉脉含情起来。

此时的汴梁城,亦是明月清辉遍洒,城中灯火如昼,笙歌笑语汇成一片喧阗,处处皆是佳节气象。

孟长洲自办妥东宫交办的查察黄贯党羽之事,虽未至东宫心腹之任,然在同僚眼中,俨然已是东宫近侍之臣。

这份隐隐显露的圣眷东顾,亦使得孟府阖家上下与有荣焉。

今日孟府中秋家宴,庭院桂香浮动,月色溶溶。

孟父几杯醇酒下肚,面颊微醺,便又提起几位故交老友对幼子长洲的交口赞誉。

孟家大郎亦在一旁含笑颔首,连声称是,府中一派其乐融融。

孟父话至酣处,话锋自然一转,又提起了家中欲为孟长洲议亲之事。

于汴京官宦子弟而言,年届十八确也到了相看议亲之时。

孟长洲见父亲兴致高昂,神色欣然,亦不欲拂逆这份喜悦,便温言应道:“婚姻大事,自当听从父亲母亲安排。”

便算是允下了相看一事。

不久,媒人便与孟家递来消息。

孟长洲相看的头一位女郎,乃是永安侯宋府嫡女。

其父袭承爵位,虽与今上沾些远亲,然与孟父相类,皆属承荫清贵,并无显赫实职。

两家相较,倒也堪称门楣相埒,家世相当。

这相看之期,最终定在了九月初。

只因那位宋小娘子,日前已随家人前往相州探望外祖母,需待归京后方能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