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 章(1 / 4)

第26章第26章

贾敬散值回来,见她翻来覆去地看那请帖,就说:“不想去就推了。”之前是她说,要和义忠亲王保持距离的。

如果上上辈子也有这么一场赏花宴,柳晏这回肯定就推了。可她在记忆里扒拉了半天,都不记得义忠亲王妃邀请过自己。而且义忠亲王妃只邀请了自己,没邀请荣府女眷。这就让柳晏更好奇她想和自己说什么了。

“我还是去一趟吧,"柳晏放下请帖,吩咐吴嫂子去备一份礼,去王府做客,不能空手,但礼也不能太重,中规中矩的就是了。赏花的地方不在义忠亲王府,而在皇上赐给义忠亲王夫妇的园子里。义忠亲王成亲不过三载,这园子是新建的,扩朗大气,柳晏被王妃身边的嬷嬷直接带到了后面的花园中,这里肿着大片桃树杏树,落英缤纷。花木间摆着长桌,十几名贵妇坐于其间,上首最年轻,容长脸的是义忠亲王妃。

剩下的有郡主县主,国公府的宗妇奶奶。

义忠亲王妃见柳晏来,亲自起身相迎。又安排她坐到身边,理由也简单,柳晏在这些贵妇中年纪最长。

柳晏推辞了两句才坐下,

大家吃过一轮茶果点心,还行了飞花令。

对于在做这些女眷,飞花令很简单,大家在闺中都是常玩儿的,再不会作诗的,也读过几首唐诗宋词。不至于出丑。玩了两轮,义忠亲王妃就说带着众人到前面逛逛。义忠亲王妃的胞妹,嫁给了南安王世子,世子妃很活泼,就招呼几位夫人小姐去那边看桃花。

义忠亲王妃则笑看向柳晏,“她们怪闹腾的,不如夫人与我慢慢走着,咱们说说话。”

柳晏颔首。两人就走了另一条路,丫鬟们远远跟在后面。“前儿荣府大老爷过寿,我们王爷本想亲自去的,但他刚督办河工回来,忙着写述职的折子,下午又被皇上召见,就没来得及去。“义忠亲王妃道。柳晏笑,“自然是国事要紧。”

“听说寿宴上几道番椒做的菜很受欢迎,王爷好奇,也去那食肆买了一份尝尝,就夸这番椒是好东西。"王妃道。

原来是为了番椒。

“不怕您笑话,我这人从小就喜欢尝鲜,家母知道我这毛病,在贵州见着当地苗民用番椒做菜,就把这法子告诉我了。“柳晏笑道:"正好我们家三婶婶的食肆生意不好,我才出了这个主意。”

王妃笑道:“如今风调雨顺,父皇不仅要让百姓吃饱,还想让百姓吃好,这番椒若能推广开,对百姓大有益处。”

柳晏颔首,但番椒与番薯、土豆这些作物不同,不需要种植太多,喜欢吃的人家自己种一小片也够用了。只要让百姓知道这个菜能吃,后续推广不用朝廷干涉。

“今年光陕西、河南两地的河道工程,就动用了数万民夫。我们王爷体谅他们辛苦,希望他们能吃得好些,这番椒正能派上用场。"王妃道。柳晏听到这里,就明白了。义忠亲王想给修河工的民夫提供番椒做的菜,可眼下京城种植番椒的,大多是贾府的女眷。他就想从贾府女眷手里买番椒。如果柳晏同意,日后河道工程上的番椒都可以从柳晏这儿买。这利润可不是小小一家食肆能比的。

义忠亲王有了心系百姓的名声,还能让宁荣二府赚钱,从而拉拢宁荣二府。这算盘打的确实不错,如果换王夫人,甚至贾母,都会接了。但柳晏不想上义忠亲王的船,上了这船想下来就不容易了。人家义忠亲王府拉着你赚钱,你赚够了就想跑路,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儿?王妃见她若有所思,就知道她已明白了几分,接着道:“我们王爷说了,想给河工上的民夫加一道地三鲜,这菜食材简单,还下饭。”柳晏就问:“不知河工上的民夫现在吃什么菜?”王妃没想到她问这个,愣了一下,“听说是以白菜、豆腐、土豆和茄子为主,十来天有一次肉。”

柳晏点点头,又问:“是炒菜还是煮菜?或者是炖菜?”王妃”

王妃心说这个她哪儿知道?“这要看伙夫的安排吧。”这就是富贵人家的小姐才能说出的话,柳晏笑,“炒菜费油。河工上的民夫,想必是没法顿顿吃炒菜的。”

别说是这种大锅饭,就是普通百姓家,也不是经常能吃上炒菜。王妃年轻的脸上茫然了一瞬,接着又有几分恼怒,这分明是在找理由拒绝他们。

这位柳夫人,当真不识抬举。

但她想到王爷的叮嘱,只能扯出一个笑:“原来是这样,我年纪小见识浅,夫人勿怪。”

姿态已经放的很低了。

“父皇仁德,知道河工关系重大,今年光是河南、陕西两省的河工,就拨了十万两银子。我们王爷亲自巡视督办,出去了将近两个月时间。”这意思是现在河道衙门有钱,给民夫加菜足够了。“王爷辛苦了,督办河工可不是什么轻松差事。王爷愿意亲自去,可见他一片为君父分忧的忠孝之心。"柳晏道。

谁要听她说这些吹捧的话?王妃眼中神色不由冷了几分。“下面几位皇子年纪尚小,现在能为父皇分忧的,也就只有我们家王爷了。”年龄的优势在储位争夺中是十分要紧的,年长就意味着更早的抢占资源,聚集势力。

年纪小的纵有大才,功劳和人脉都被兄长们占完了,想跟哥哥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