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9章
贾敬夫妇说好了不摆酒,但上门贺喜的族人亲戚还是很多。人家送了礼,总是要还的。柳晏就和贾母商量,还是摆了几桌,只请族人和近一些的亲戚。
荣府这边,贾母、张氏和王夫人带着贾琏、元春两个小孩子来了。前面的族人更多,贾家在京城的男丁,几乎能到的都到了,偏偏贾珍没回来。大家不免要关心贾珍在玄真观怎么样了?
贾敬就说:“这孩子心性不定,还需要在那边多住些日子,正好这段时间家里事儿多,我和他母亲也没功夫管他。”
贾赦就小声和贾政嘟囔,“家里事儿多才该让珍哥儿回来,人情往来应酬,珍哥儿比他老子强。”
贾政不以为然,贾珍太能惹事儿,还是在玄真观呆着吧,而且听清虚观的人说,他在道观里还不老实。幸好那玄真观的道长会收拾人。“珍哥儿不在,前面多冷清。大哥也真是小气,也不准备些玩意儿。“贾赦哼道。
贾敬没请戏班,更没有歌舞,连个插科打诨的清客相公都没有。场面就一点都不热闹。
还是贾代儒提议,大家行酒令。
贾政对此很感兴趣,贾赦不想参与。
为了照顾贾赦这种不太读书的,贾敬选了比较简单的酒令,让贾磷做令官儿。相比起来,后面女眷们就很热闹,柳晏请了两个说书的女先儿。让她们唱了两段弹词。
又有贾琏、元春、贾蓉等几个小孩子跑来跑去,太太奶奶们逗弄孩子,就有聊不完的话题。
冯氏也带着贾蔷来了,冯氏作为宁府的正支,就帮着柳晏招待女客们。“听说磷哥儿打算下个月就回金陵?“柳晏忙完了,就跟冯氏说话。冯氏颔首,“大伯说,让我们趁着天气暖和回去,到那边也好适应一下南方的气候。”
“也好,提前派个人回去收拾房舍。“柳晏道:“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和亲戚们开口,大家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到底血脉相连,互相搭把手是应该的。冯氏笑着答应了。
贾母、王夫人等听见了,都夸贾磷这孩子有出息,贾母又说要让可靠的家人跟着,“如果没有得力的人,找你大伯母,或者来找我们,我们家虽不比前几年,闲着的奴才还是有几个的。”
代儒之妻听了,就笑道:“这可太巧了,我们老爷明年也要回去参加院试,不如与磷哥儿一同去,叔侄俩一路上也有个照应。”众人闻言,都愣了下。看来这两口子最近确实赚了不少钱,贾代儒又能下场考试了。
大家都不太看好贾代儒,但人家就想走这条路,别人也不好说什么。冯氏也担心丈夫一路上孤孤单单的,能有伴儿自然好。就笑着道:“那敢情好,能有个长辈互相照料,我再放心不过。”代儒之妻则是在想,贾磷明显比自家老爷会读书,让他和自家老爷一路,还能帮着辅导辅导。
明年还有一个要参加童试的,就是钱森,钱家就是长安县的,他在京城考试。
这回贾敬升迁,贾玫也送了贺礼。
贾母已经派家人和贾玫说了钱寺的亲事,贾玫的意思是,让钱森找机会去一趟尤家,一是看看尤家的情况,二也让尤家父女见见他。双方都乐意,这婚事才好定下来。
这就不是贾母要操心的了,只让钱家去安排,定了之后,让柳晏保媒。贾敬这次升官,荣国府四个女婿家,除了钱家送了贺礼,林家的贺礼晚了半个月才到,甄家和南安王府都没动静。
到了端午节,各府送端午节礼,甄家来送礼的媳妇,顺便恭贺贾敬升迁。柳晏就没见她们,让吴嫂子招待的,吴嫂子当时就翻了个白眼,这种事还有顺便的?
南安王府就像不知道贾敬升迁一样,照例送了端午节礼来。两家这样的态度,让贾母有几分尴尬。但很多话不好摆在明面上说,她也只能委婉地劝柳晏还是要和甄家维持关系,就算不看在荣国府和甄家的亲戚情分上,也该看在甄家太妃的面子上。
这位太妃是皇上的养母。皇上生母早逝,这位太妃在宫里的地位,和太后也不差什么。义忠亲王小时候,也被甄太妃抚养过一段时间。甄家扶持义忠亲王是理所当然的事。
甄家再无礼,也只能忍了,谁让你们家老爷不给义忠亲王面子呢。柳晏才顾不上和甄家计较,最近贾敬忙着熟悉工部事务,隔三差五出门。她就要帮着打点行囊,安排随行的人。
工部与其他衙门不一样,不是看几卷卷宗就能熟悉的。人家的日常事务都是有门槛的,要么是图纸,要么就要直接去工地现场。贾敬最近就像一个文科生突然开始接触理工,头疼不已。家里原本没有清客相公,主要是贾敬这人眼光太高,看不上那些清客写的文章。但现在工作量一下增加,他连个可以讨论交流的人都没有。贾政倒是很热心,他表示自己的清客相公多少对工部的日常事务有点了解,贾敬不懂的可以问他们。
贾敬这才知道,贾政这些年的工作经常请外援。工部很多事务也是牵扯朝廷机密的,尤其工程预算这些,怎么能让外面这些人看?
哪怕工部里的小吏帮忙呢?
贾敬已经想好第一封折子要写什么了,像贾政这种门外汉,就不该留在工部。
但用夫人的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