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子压着舌头喂进去。
不这样喂,喂不进去,吐了也能喝点。
程芸芝前院里哭腔说弟弟可怜,砚秋不禁想,主母的孩子抵抗力弱些。
年龄大也有关吗,好像听过这种话。
茵妹妹也没说不生病,可三天五天就会好,丽小娘的孩子更是极少生病。
丽小娘还不到二十岁呢,生完身子都没变样。
如今程父去的次数较多,孩子也有了名字,程芸芊。
砚秋总听桂婆婆和小翠念叨,就差那么一个月,程芸芊是二小姐,茵茵是三小姐。
“这有什么关系,只要日后妹妹健康快乐就好。”砚秋给逗弄看哭了,才把玩具给其手里。
大人们又气又笑,就喜欢逗哭,可又不准说不好。
很快过了中秋节,比起去年,宅子里添了几个孩儿,越发热闹。
主母和伺候的下人身上都是苦药味,砚秋听到母亲说烧退了又拉肚子。
不吃药不好,吃药又拉肚子,折腾的确实可怜。
程父皱眉,“过节呢,莫说了,照顾的不尽心点。”
林氏一呆,眼眶微红,安婆子忙说昨个主母照顾小少爷到凌晨才合眼。
程父已站起,举杯对明月吟诗,抒发心情,期盼仕途顺利。
婆子闭嘴,林氏压下情绪,笑着让孩子们快吃。
饭后拿着白天买的灯,孩子们院子里闹笑声不断。
这日下午,砚秋去正院问安,还没进屋就听到孩子哭哑了的声。
几个女人围着哄,林氏突然发飙,“你到底哪难受,啊,怎么都不行。”
可气完,还是轻哄。
婆子见着砚秋,大声道三少爷过来了。
乳母接过孩子,林氏走到外间,“秋哥,别往里近了,好孩子,这几日不用来请安的。”
“我知道,母亲您是怕过了病气,耽误我们念书,但是我这饭后路过,来看看弟弟。”砚秋微弯腰,问好。
林氏一暖,露出好些天不曾露出的笑。
她给推推糕饼让吃,“听芸芝说你把启蒙三本书已念完了,最近夫子还夸你的字又快又好?”
砚秋装羞,“芝姐姐说的夸张,是比以前虫子爬似的好了些。”
林氏摇头,“被夸就是被夸,别学你姨娘,这是自己的本事,没什么好推的,好好念书,将来若出息,刘小娘还有你妹妹都能靠着你。”
她近来懂了年老色衰,生了孩子,身材自己都不愿看,头发都竟有了白发,还有脸,脸颊松着,眼角皱纹,丽小娘年轻美丽,也不怪老爷态度变化。
等孩子能走省心,到时候想法子夺回老爷的注意。
安婆子看主母走神,倒茶发出动静,林氏扭头又开始话语。
砚秋吃着当没发现,好似无意说弟弟肠胃不好,吃苦药就拉肚子,能不能针灸或是开些平和味轻的药。
林氏和婆子都笑,“秋哥,药苦才管用,不过你竟然知道这些,果真是大有进步呢。”
孩子那边又吭吭了,乳母走动声音哄着都不管用。
砚秋拿着没吃完的糕饼,“母亲,你看看弟弟吧,我先走了。”
林氏没反应过来,秋哥就已离开了。
“这孩子懂事的眼馋。”
若之前得知有谁越过礼哥,她定想法子打压,可秋哥处着下来,有出息就有吧,以后不给礼哥拖后腿也是个好。
安婆子扶着起身,“老爷就来看过一回,礼哥是夫人您说的不用请安,但还真不来后院,唯有秋哥,惦记着来看看。”
林氏听着没言语,孩子一到怀里,不一会儿就安静了,不禁抱怨,她身上有什么不成。
可亲亲孩子小手,忽的想到方才秋哥的话。
“安嬷嬷,我这想想,哪怕没那么大药效,可多吃两天也行啊,总比拉肚子强,要不下次试一试。”
安婆子迟疑,“那就先问问大夫。”
林氏点头,哪怕什么没做,心里轻松不少,晃悠睡着后,乳母小心接过,不吭坑不闹,抱着睡觉都是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