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的声音笑起来,“马上好了,去坐着等吧”
小虎点了点头乖乖地走到饭桌前坐好。
今天的饭桌上有三四条小咸鱼,是前些天张氏上集市卖了一筐豆子的钱买回来的。小虎几天没见荤腥,看见腌鱼忍不住流口水。
“你慢些吃,小心鱼刺”张氏不放心地看着小虎,“没人跟你抢,留一条给你爹剩下都归你”
有荤腥的日子,张氏几乎都是这样安排的。紧着家里的男人吃了,再有多的,才会轮到戚英英和她自己。
但有肉菜的日子实在少有,那滋味进了嘴,便只想一口接一口,要刹住车太难。
没想到小虎却推了推眼前的木碗认真道:“给娘和姐姐吃”
张氏听了不由眯着眼笑起来,“我的乖儿,真是个孝顺的”
夸了一句不够接着道:“一定有出息,将来做个大官!”
“小虎是个好孩子”戚山也忍不住夸道。
戚英英也笑起来,对于这个弟弟,她也疼爱。小虎没有因为张氏的偏疼恃宠而骄,相反,张氏有偏心的时候,小虎都会安慰戚英英,人小,心思却早熟。
“小虎吃,姐姐不爱吃鱼”
“对,娘和你姐都不爱吃鱼,小虎都吃了,都是你的。”
张氏将木碗又推回了小虎碗边。
“姐真不爱吃鱼?可是我记得…”
“快吃吧快吃吧,一会凉了就腥了”
小虎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氏堵了嘴。
收拾完灶台,戚英英在门槛边坐了一会,拿出白天没纳完的鞋垫接着纳。
对于她来说,白天黑夜做活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夜晚更宁静,反倒让她舒服,没人打扰,两只鞋垫子不一会便做好了。
整理收拾好回屋,张氏已经搂着小虎睡着了。
戚英英轻手轻脚地掀开布帘,在自己的床上躺下,不由便想到白天那方水生。
他应该不会再来了吧……
戚英英有些后怕,可他若又来了,自己还会有今日这般运气躲过去吗?
她着实没想到,方水生如此不要脸。但这件事到底应不应该告诉爹……戚英英想了一天也没想好。
幸好方水生这几日都没有再出现,戚山不在家,张氏又要出门干活的时候,戚英英便带了针线活跟着一起下地,虽然不能看着小虎,但也因为她在,小虎没有平时独自跟着张氏的时候那么调皮,这让张氏安心不少。
王媒婆坐了戚山的船到了戚家没见到人,又去埠边问了戚山张氏的去向,这才找到了戚家的地里,一见张氏果然在那。
“张姐姐让我好找”
王媒婆手扶了扶路边的树杈,手帕不停地给自己扇着风。
张氏见是王媒婆不由愣了愣。
“有急事,你快从地里上来说”
“好好”
张氏在裙摆上擦了擦手,又嘱咐小虎不要乱跑后赶紧上了田埂。
“啥事儿啊这么急?”
王媒婆看了戚英英一眼,转头对张氏道:“我看英英和方家小子这事要抓紧了”
“这话怎么说?”
“昨日有人向我打听方家小子,他家有个闺女,说是看上了”
“啥?”张氏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方水生这个岁数,手又有毛病,有人看得上早成婚了,怎么会如今还来这么一出。
王媒婆看出了张氏的疑惑,“那姑娘长得不大好,也有些岁数了,可人家没什么身体上的缺陷,能下地干活伺候公婆,你说那方氏能不心动嘛”
“那…那现在方家人怎么个打算啊?”
“
我刚从方家那儿来,方家小子看中你家英英了,死活不同意那边,但是父母之命难违,保不齐就和那家说上了,所以我赶紧来知会你”
张氏听到这里也不免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快点答应这门亲事,下了聘就算定下了,就不会有这么多事。
“那姑娘是谁家的?”
“汪保家的,不知你认不认识”王媒婆回道。
这家自己知道一些,确实有两个女儿,年纪比戚英英大上几岁,便不疑有他,心里也焦急起来,“早知道就不拖着方家这么些天了”
“可不是嘛”王媒婆应和道。
“但那方家聘礼没备好,也不怪我啊”
“我正要说这聘礼的事儿呢,方家其他都备上了,只一串铜钱还凑不齐,所以耽搁了”
王媒婆瞄了张氏一眼,接着道:“不过庄稼人凑不齐铜钱也是常有的事……毕竟不是做买卖的……”
其他的都还好说,这铜钱可是硬通货,自己还想给小虎攒下,将来给他娶媳妇用的。
张氏语气为难道:“可这一串铜钱已经是最少的了,若是连这都凑不齐……”
“我也这么和方氏说了,她看自己儿子喜欢你家英英,就托我问问,看能不能那一旦大米就算了,她拿去卖了铜钱凑上那一串。”
张氏听了犹豫不定。
王媒婆自然看出来了,不过只要不是一口回绝,所有的事都有转圜余地。
“要不你回去和戚山大哥商量一下?”
张氏想了想道:“也好,麻烦你明日再来我家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