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吧做饭吧,早上只喝了点稀粥不抗饿”
张氏一踏进家门便催着戚英英去做饭。
戚英英听到忙收拾了自己的针线,系上围裙便去了厨房。
小虎跟着戚英英一起,两人择着豆子,小虎小声道:“娘这两日特别爱出门”
“出了门就跟路上遇到的人打招呼,还让我叫人,我都快烦死了”
“娘心里高兴吧”
“逢人就说一番你要成亲的事情,听得我耳朵要长茧了。”
戚英英无奈笑了笑,没再说话。
“明日方家来下聘,村里来围观的人不少,你找件好些的衣裳穿着,别丢了人。”
张氏来灶间对着戚英英嘱咐,顺便将小虎揪了出去。
好些的衣裳……
戚英英回想了一下自己仅有的几件衣裙,都是几年前做的了,补丁几乎都有一两个,有两件穿着还短了一截,似乎都不算张氏口中好一些的衣裳。
晚饭间戚山才回来。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张氏一边将碗筷递给戚山,一边问道。
戚山喝了一大口粥,才道:“今天村里来了个外乡人,给我好几个铜板,让我等着他出村子,所以回来的晚了一些”
“外乡人来咱们村干啥”张氏问。
“好像来找里正吧,别人的事我也不好细问”
外乡人
戚英英想起下午时分那个来问路的男人,
爹说的应该就是他吧。
栖山村很少有外人来,偶尔隔壁村的会有往来的村民,外乡人的确鲜少遇到。
吃完饭,趁着张氏忙活其他事的空隙,戚山对着戚英英道:“这两日我都用心盯着船上的人,没看到方水生,他应该没再来过吧?”
戚英英摇头,“没有爹”
“那就好那就好”说着叹了口气,“虽然你俩基本算是定下了,但是成亲前……总是于礼不合的”
“爹,明日便是下聘的日子了,下完聘后规定新婚夫妻是不能见面的,会触霉运,我想这段时间他应该不会再来了。”
“嗯”戚山看了看戚英英没有焦距的眼睛,心中依旧觉得惋惜。自己女儿什么都好,要是眼睛没毛病,怎么的也不可能嫁给方水生那种人。
“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爹”
戚英英做好了一双鞋才回房,见张氏和小虎都睡了,帮他们吹灭了蜡烛。
一晚上都睡不沉,第二日天不亮戚英英便醒了。
今日是方家来下聘的日子,戚山留了船在埠边,今日若有人要进出村子,只能自己动手撑船了。
张氏今日难得地穿了一身暗红色的衣裳,整个人红光满面地,不管是与谁说话,都透着一股高兴劲。
小虎挨着戚英英坐好,一家人吃了早饭,便在门槛处等着方家来人。
一开始戚山与张氏有说有笑的,随着时间渐渐流逝,两人的脸色便越来越不好,直等得日上三竿,眼看着就快到午时了,张氏的脸色也从喜气到如今沉着脸。
戚山看了看张氏,又看了看戚英英,故作轻松地道:“或许被什么事耽搁了,应该快到了。”
张氏黑着脸不说话,戚山见她这样,再加上自己心里也不舒服,渐渐地皱起了眉头。
这方家人到底怎么回事?这么要紧的事,还能耽搁了?什么事比自家儿子娶媳妇还重要。
张氏心里想着,脸色越来越差。
“娘,我饿了”
小虎摸了摸肚子,一件委屈地看着张氏,“还要等多久啊,我坐的屁股疼”
张氏原本就有火没处发,这下连小虎也被吼了两句,一家人闷着不敢说话。
又等了一刻钟,终于来了个人,却不是方家人,而是那王媒婆。
张氏立马从凳上坐起,还没走出门槛便道:“到底怎么回事?! 当我们戚家是好耍的不成!”
“哎呦张姐姐,你别急别急,听我说吧”王媒婆像是硬着头皮来的,满脸无奈,“那方家凑不出一吊铜板,怕丢了人不敢来啊”
“什么?!还凑不出来!”
张氏原以为两家定好下聘日子的时候,聘礼已经准备齐全了,没想到这方家,竟到今日还凑不齐聘礼。
张氏气道:“真凑不上也该早来知会,弄到今日这样,这不是让我们戚家丢脸嘛!”
张氏的喉咙震天响,戚山忙过去劝:“好了,声音轻一些,左邻右舍都听着呢”
“可不是嘛!方家我早替姐姐你骂过了!这事弄得我也里外不是人!”
王媒婆也是一脸的气愤样,反倒弄得张氏不好再冲着她发火。
“那方家到底怎么个意思,这亲还定不定了?”
戚山道。
“戚山大哥,我也跟你们一样心急啊,可那方家我今日也去看过了,是真的凑不出那吊铜钱了。”
王媒婆说完,眼睛来回在张氏与戚山面上转了转,注意着这俩人的神情。
“不是说卖了一旦米能凑上吗?”
“哎,最近大米降价了,卖的没有预计的多”
“那你现在过来,方家让你带什么话?”张氏问道。
王媒婆只得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