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望着公孙劫。
此刻是满脸的感激。
他领兵出征,最怕的是后方不稳。
特别是灭楚之战,必倾举国之力。
两军对峙,动辄就要一年半载。前方消耗粮草甚多,可战线始终无法向前推进。时间一长,后方必会跳出些反对声。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但现在他就放心了……
因为有公孙劫啊!
天塌下来,也是公孙劫顶着。
而且他也不必担心独享功劳,毕竟还有公孙劫呢。他王翦就是个干脏活累活的长工,功劳全是公孙劫的。
还有一点!
公孙劫是大王的腹心!
他亲至前线,也有监军之嫌。
王翦也不必担心独揽大军。
“那王将军是同意了?”
“臣当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善。”
秦王政微笑点头。
王翦算是他一手提拔的将领。
自蒙骜死后,已是军中柱石。
属于定海神针的类型。
更是秦国的屠牛刀!
只要出鞘,必灭万乘大国!
这老狐狸心里都和明镜似的。
一听公孙劫随军,立马就同意。
“寡人丑话说在前面。”秦王政板着脸,认真道“寡人将丞相交给你,你可要完好无缺的给带回来。若有任何闪失,寡人唯你是问!”
“大王放心。”
王翦讪笑着应下。
他看了看公孙劫,又看向其余人。
最后是硬着头皮开口。
“大王,臣也有不情之请。”
“说。”
“此次伐楚,几乎倾举国之力。臣已年过花甲,今后恐怕也无领兵的机会。而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臣现在只想恳请大王,能多给臣赏赐些金玉财帛,田宅园池。”
“……”
“……”
公孙劫也是哑然。
你个老小子不地道啊!
他亲至前线,就是要打消王翦的后顾之忧。没曾想王翦还是如史书记载的那样,继续讨要好处。
合着甭管怎么着都要?
秦王政先是愣了下。
而后捋须爽朗的笑着。
看着王翦,笑的是相当大声。
王翦则是硬着头皮,继续道“大王,臣为秦征战数十载。仰仗大王信任,如今已爵至十八级大庶长。此次伐楚,臣已抱着必死的决心。若不能灭楚,臣愿以死谢罪。所以,臣也要为子孙多添些家业。”
“可。”
秦王政笑着颔首。
见他如此坚定,也没再追究。
“过几日,赏赐就会送来。”
“寡人将四十万大军交给将军!”
“这些蝇头小利,寡人都不在乎。”
“寡人,只要灭楚!”
“臣必灭楚!”
王翦长拜作揖。
他拍了拍手。
王贲便带人走进屋内。
赫然是比较粗糙的沙盘。
两边还摆着定制的小旗。
秦国是黑色的玄鸟旗。
楚国则是赤色凤鸟旗。
“将军看来是早有准备。”
“丞相想必已有谋划,翦也想先听听。”
“扶苏,你代我演练吧。”
公孙劫淡定摆手。
这事他已经讲过一遍。
就想着让扶苏代为复述。
扶苏虽是公子,可公孙劫现在是他的老师,同时还是他的季父。所以就算直呼他的名讳,也无问题。
扶苏走上前来。
按照公孙劫所言开始插旗。
玄鸟旗先落在新郑和陈郡。
“先生在陈郡已布下间客。”扶苏插旗的同时还在解释,“若昌文君叛秦,郡内的李由和张良都会抵抗。而新郑的李信和蒙恬,则会率锐骑驰援。待平定叛乱,也可向前驰援王老将军。”
扶苏表情有些古怪。
他昨晚就去了华阳宫。
芈夫人也问了昌平君的事。
可他什么都没说。
只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不论是何选择,都要承受代价。
现在由他亲自兵推,扶苏心中也难免有些感伤。他知道公孙劫已经仁至义尽,就连他的父亲都已克制。
不止一个人上书,要诛杀昌平君!
为什么?
昌平君就是伐楚的威胁。
他很有可能会叛乱反秦。
可秦王却是力排众议。
并且只说了一句话。
不到最后一刻,他不会放弃。
这份情谊已是相当难得。
秦王有无情的一面。
但同样也有自己的人性。
吕不韦犯法,他保其三族。
为救公孙劫,他拿出六座城邑。
母亲病逝时,他连夜赶回来。
昌文君被杀,他又保其三族。
轮到熊启,又没除之而后快。
如果回归理性,现在就能杀了熊启,免得他在后方叛乱。这是为伐楚做准备,关系两国上百万人的死活。
但是,秦王政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