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2 / 5)

候把口粮一并给了周秀云。

周秀云正在和面,见状佯装沉着脸道:“贺团长舒怡妹子你们这样嫂子可要生气了啊,赶紧把东西拿回去。”

郑和平也忙说:“对,专程叫你们来吃饭,还带口粮算咋回事?再说小贺今天猎的野猪,咱们可都要分到肉的,这就见外了啊。”“郑参谋,嫂子,一码归一码,要是怡怡一个人,我都不跟你们客气,但是你们也知道咱们驻地的男人没有饭量小的,你们要不收,我今晚可不敢吃饱了啊。”

贺青砚除了在姜舒怡跟前蠢萌的很,在别处贼会说话,对谁都是手拿把掐的,这一句话让人都推辞不了了。

周秀云和郑和平只能把东西收下,因为姜舒怡拿了不少面粉和鸡蛋,周秀云就打算弄两种馅料的饺子,一种羊肉饺子,一种韭黄鸡蛋。她院子里是种了不少韭菜的,到了天冷了,就用麦草或者干草扎成保暖的棚子,把韭菜全部围起来,这样没有了阳光还能保暖,韭菜就养成韭黄了。家属院家家户户都会这么弄,在冬天饭桌上就能多一道新鲜菜。院子里的韭黄现在能割一茬今晚包饺子正合适。周秀云在厨房和面准备馅料,郑和平就去院子里割韭黄。姜舒怡在厨房帮忙,说是帮忙,其实也没啥能做的,就跟周秀云聊天。周秀云干活麻利,说起来还真不怎么需要人帮忙,姜舒怡是典型的南方人,北方人的面食她是不太会,不说别的就这饺子皮她都擀不来。姜舒怡想起周秀云是云城人,云城其实也不怎么吃面食的,怎么她这么会擀饺子皮呢。

“嫂子,你不是云城人吗?怎么这么会做北方的饭菜?”“瞎,这边地处西北嘛,冬天又冷,清汤寡水的不抗饿,再说家属院的家属来自天南海北的,北方的不少,我看别人弄学学就会了。”“还别说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刚跟着老郑来就爱煮咱云城那边的吃的,冬天晚上不行啊,容易起夜,上了几次厕所后人就饿了,后来晚上就煮面条啊,炕馍,就更能抗饿了,自然就喜欢做了。”“再加上这边产麦子,不怎么产大米,供销社米更贵,吃面更划算些。说起来是适应生活,不过周秀云做饭的本事真不是盖的,先天做饭圣体吧。姜舒怡感觉她拌的馅料都特别香,所以趁着周秀云弄的时候,姜舒怡也跟着学习了一下。

“嫂子,你这真的要去国营饭店工作生意肯定会非常好。“这时候自己开餐馆不现实,但是国营饭店很多都没周秀云这个手艺。周秀云以前挺不自信的,所以很需要人的肯定,自从姜舒怡温柔的肯定过她之后,她逐渐自信了,这会儿更是被夸得找不到北。“真的啊,那等来年开春了,冬梅那丫头去了育红班我也去找个工作干干?”

“嫂子可以试试。”

其实周秀云也很想有个工作,驻地这边严格,除了那个老师傅,剩下的都是炊事班的战士。

不像有些小营地,家属可以安排到食堂工作。这边驻地大,大的成了规模,跟个小镇一样,大家都各司其职。家属多了,没文化的家属基本就没啥工作的机会。也有不少家属会跑到隔壁镇上找找,有的临时活需要人也可以干一干。周秀云觉得女儿还小,打算稍微大点送去育红班,这样自己带也少一份开资。

现在女儿也几岁了,肯定不能一直在家,总是要去育红班的,到时候孩子们都去学校了,老郑在部队,时常还出任务,自己在家闲着没啥事儿,她话又多,人家找着自己她不说话啊?

周秀云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的,她这人脑瓜子就没别人聪明,指不定哪句话不转弯,得罪了人也是有的。

还不如有个事儿干,这样自己还能挣一份钱。原本只是想一想,现在舒怡妹子也说可以试试,那到时候自己就去试试。“成,嫂子听你的,你们这些文化人看得总比我们远的。”等郑和平割了韭黄回来,贺清砚也来厨房帮忙摘菜。孩子们在炕上,大的做作业,小的玩自己的东西。郑和平跟贺青砚坐到一起,说的自然都是部队里的事情,现在野猪打了冬训的事情也上提上日程了,冬天既是锻炼战士们体能的时候又是训练边境作战能力的时候。

郑和平不是贺青砚团里的,但是他们团还有秦洲跟贺青砚三个团都时常一起训练。

时间长了也更有默契,所以今年冬训依旧分成两拨,一波先出去拉练,一波守驻地。

不出意外,他们三个团又是一起的。

“今年要往东边走,除了老三样负重行军,战术训练,野外生存,要打算多加了一些吧?障碍训练综合演练,雪山救援都得加吧。“郑和平问贺青砚。三个团各自提了计划,还没正式开会定下来,下周就要出去了,这周肯定要定下来了。

“差不多就是这些。“贺青砚说:“原本该早点定下来,老秦团里不是出了点事儿吗?可能他的团里要改一些东西。”说起这事儿郑和平眉头拧了一下:“那杜波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罚他反省一周都算是轻巧的,简直给军人丢脸。”贺青砚也叹口气,“算了不说他了,幸好他那个营副营长争气,临时调整一下就行了,就战术安排稍微调整一下。”郑和平也是哼了一声:“这也就是拉练,要在上战场前发生这事儿,开除他都算轻的。”

两人谈论并没避开人,自然不是什么军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