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242 章 初步接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42 章 初步接触(2 / 3)

各科室走走,与大家见个面。王卓自然陪同。

政法委占用了六楼大半层楼,各科室门牌醒目。

王卓领着李毅飞逐一走访,介绍各科室职能和人员。

工作人员们纷纷起身问候,态度恭敬中带着好奇和谨慎。

在研究室,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科长正在校对材料;

在综治办,几个年轻干部在电脑前忙碌;

在执法监督室,负责人不在,只有一个年轻科员在整理文件…李毅飞与每个人握手,简单问候,目光敏锐地扫过每个人的办公桌和表情。

在路过分管信访工作的科室时,李毅飞注意到角落办公桌前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认真翻阅一卷档案,眉头微蹙。

与其他人的热情相比,他显得有些疏离。李毅飞特意走过去与他握手。

“这位是信访办的杨志刚同志。”王卓介绍道。

“杨科长辛苦了。”李毅飞握着他的手,感觉对方手掌有些粗糙,“信访工作不容易,是倾听民声的重要窗口。”

杨志刚似乎没想到书记会专门过来,愣了一下才说:“李书记好,分内工作。”语气平淡,眼神却快速打量了一下李毅飞。

李毅飞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向前走去。

但他记住了这个名字和那双带着审视却又有些不同色彩的眼睛。

走访结束回到办公室,王卓又说了一些面上的客套话,便告辞去处理“积压的文件”了。

李毅飞独自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翻看着周建斌送来的那些材料。

大多是总结报告、学习计划、会议纪要,内容泛泛而谈,真正涉及核心问题和具体案例的少之又少。

李毅飞放下材料,走到窗边。楼下街道车流如织,远处矿区的轮廓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有些压抑。

这座城市的表面之下,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纠葛?

那个隆盛矿业,为何频频引发事端?

王卓的回避,是惯例性的官僚作风,还是有意隐瞒?

那个信访办的杨志刚,又为何显得与众不同?

傍晚六点,市委安排的接风宴继续在铁城国际酒店举行。

宴会厅气氛热烈,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和相关副市长基本到齐。姚达天坐在主位,谈笑风生。

“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欢迎毅飞书记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姚达天起身举杯,众人纷纷响应。

李毅飞起身答谢:“感谢姚书记,感谢各位同志。

我从今天起就是阴铁人了,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向大家学习,努力工作。”

酒过三巡,气氛活跃起来。

常务副市长钱家园端着酒杯来到李毅飞身边,满面红光:“李书记,年轻有为啊!

以后政法系统这块你多费心,有什么需要政府这边配合的,尽管开口!”

“谢谢钱市长,一定少不了麻烦您。”李毅飞与他碰杯。

钱民生压低声音,看似推心置腹地说:“阴铁这地方吧,情况特殊。

矿上的事,牵扯面广,有些时候啊,太较真了反而不好开展工作。

前几任书记…哎,都是教训啊。”他拍了拍李毅飞的肩膀,“李书记是聪明人,肯定能把握好分寸。”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是一种隐晦的警告和划界。

李毅飞笑了笑:“谢谢钱市长提醒,我会注意工作方法的。”

另一边,公安局长张立军也过来敬酒。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李书记,以后政法这条线就看你的了!

有什么指令,我们公安坚决执行!”他说得干脆,但眼神中带着审视,与王卓交换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

李毅飞与他碰杯:“张局长言重了,政法工作离不开公安的支持。你们处在第一线,最辛苦。”

宴席间,李毅飞默默观察着每个人的言谈举止。

姚达天是绝对的核心,掌控着全场节奏;赵国强市长依旧沉默寡言,只是必要时应酬一下;

王卓在酒桌上表现得豪爽健谈,与各路人马都很熟络;

钱家园长袖善舞,活跃气氛;张立军则显得直率又略带江湖气…

这是一个微妙的权力生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李毅飞这个新来的政法委书记,显然还没有被这个生态系统完全接纳。

宴席持续到晚上八点多才散。李毅飞婉拒了下一场的邀请,称需要回去看一下材料。

回到市委家属院的住处,关上门,外面的喧嚣瞬间被隔绝。李毅飞脱下西装,松开领带,脸上的温和笑容渐渐收敛。

他走到客厅窗前,望着窗外阴铁市的夜景。霓虹闪烁,却驱不散这座工业城市骨子里的沉重感。

他抬起手腕,轻轻触碰表冠侧面的微小凸起。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微光在表盘上一闪而过。

白天与王卓的对话、走访各科室的场景、酒桌上的寒暄与试探…关键片段以数据流的形式被提取出来。

他打开随身带来的加密笔记本电脑,连接腕表,将数据导入。

屏幕上跳出分析界面:声纹波动分析、微表情捕捉、关键词频率统计…

分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