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红楼:从金榜题名到权倾朝野> 第116章 赴任 深沉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 赴任 深沉心思(2 / 3)

接给隆化帝上了一封奏折。

奏折中说自己不擅军事,恐无力统率京营,保卫京师,恳请隆化帝恩准自己辞去京营节度使之职务,改任其他官职。

而隆化帝直接就批准了王子腾的奏请,并且当天下午就派亲信接管了整个京营。

在接管京营的过程之中,有几个四王派系的将领提出异议,并且想去给四王报信,直接就被以抗旨不遵之罪拿下,就地正法了。

就这样,隆化帝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将京营的兵权收到了自己的手中。

同时在今天上午,刚获封昭仪不足两月的贾元春便再度获得了晋升,被册封为贤德妃,入主凤藻宫。王子腾则被提拔为九省统制,奉旨巡边去了。

这一前一后的事情,开国元勋和太上皇哪里还不明白,荣国府为了自保,已经是彻底投向了隆化帝的怀抱,把京营兵权都拱手奉上了。

这对于太上皇而言代表了什么,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啊。

京营兵权一直以来都是隆化帝的心病,也是太上皇和开国元勋面对隆化帝的最大底气。

虽然说太上皇没有兵变复辟的心思,但手里没剑,和手里有剑不用,完全是两码事。

荣国府这么一搞,等于是把太上皇和开国元勋的底牌都给搞没了。

戴权服侍太上皇多年,若论天下谁最了解太上皇的脾气秉性,戴权称第二,谁也不敢称第一。戴权心里自然清楚,太上皇现在看似平静,实际上心里的愤怒已经是难以言喻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太上皇扪心自问,自己对荣国府相当够意思了。

贾代善在时就不多说了,贾代善去世之后,太上皇感念贾代善的功劳,对荣国府也是多有照拂。也就是荣国府这群人实在是不争气,一群烂泥扶不上墙。

饶是如此,在自己被囚禁大明宫的情况下,自己依然是帮着荣国府让贾元春获得了九嫔之位。可此时的太上皇只觉得自己跟个冤种一般。

自己前脚提携荣国府,后脚你荣国府为了讨好自己的逆子,就把自己当蛮夷整是吧。

戴权看着太上皇如此这般,犹豫了一番后无奈说道。

“陛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心似水,深不见底,难以捉摸,您还是保重龙体为上啊。”

太上皇语气平淡道。

“人心似水,也不见得。”

“水往低处流,可人心,却是高了还想高啊。”

戴权略一思考后说道。

“陛下,四王对于荣国府的举动,想来也是颇为不满的。”

“要不奴婢出宫一趟,让他们给荣国府点教训。”

太上皇摆了摆手后说道。

“当年他们都不行,现在他们就更不行了。”

“更何况,荣国府有的心思,难道你以为他们就没有了嘛。”

“朕终究还是老了,一朝天子一朝臣。”

“那逆子越发根基稳固,难以撼动,他们这些人,怎么敢不给自己留后路呢。”

“这个时候去找他们,只怕也是顾左右而言他,你又何必去自取其辱呢。”

听到这里,戴权一脸无奈之色。

“难道就这么便宜了这群钻营小人嘛。”

太上皇意味深长笑了笑。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到底是不是便宜,还有待商榷。”

“不过荣国府送了朕这么一份大礼,朕无论如何也要回送荣国府一份大礼才是。”

“戴权,你去一趟乾清宫,传那逆子前来,就说朕要见他。”

“奴婢遵命。”

约莫过了一刻钟后,隆化帝来到了太上皇的寝宫之中。

父子二人屏退左右在寝宫内密谈了片刻,而后隆化帝面带笑意走出了殿中。

一旁的戴权见状有些惊讶。

自从太上皇幽居大明宫后,隆化帝隔三差五便会前来请安以表孝道。

但每次太上皇都是不加颜色,冷眼相待。

因此隆化帝每次都是沉着脸离去。

但这次隆化帝居然是笑着离开,这让戴权如何不惊讶。

不过略微一想戴权也能够明白,虽然不知道太上皇和隆化帝父子二人聊了些什么,但可以肯定,荣国府估计是要倒霉了。

到了下午,一道圣旨传到了荣国府之中。

荣禧堂内,以贾老太太为首的贾家人正在接旨。

夏守忠打开圣旨后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乾坤德合,肇启人伦。孝道为百行之原,至性乃天伦之本。今宫闱侍御之俦,皆勋戚名门之秀。然一入深宫,遂睽隔于父母,春秋代序,徒萦思于梦寐。朕躬揽万几,夙夜兢业,而于孝治天下之道,未尝一刻去怀。”

“仰承太上皇慈谕,深悯椒房眷属思女之情,更体宫中嫔嫱思亲之切。特开旷典,普施殊恩。准许后宫妃嫔,凡家有重宇别院、可备驻跸关防者,皆可奏请归家省亲,以叙骨肉之情,以慰晨昏之念。”“尔等勋戚世胄,感沐皇恩,宜诚敬筹备,恭迎銮舆,勿得简亵,钦此。”

“贾将军,老夫人,接旨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