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的黄埔1924> 第7章 华北阴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华北阴霾(3 / 3)

武来了!”

只见董其武亲率一支骑兵,如同旋风般从侧翼杀入敌群!马刀在寒光中挥舞,砍瓜切菜般劈翻敌人!这股生力军的突入,瞬间打乱了伪蒙军的进攻节奏!

“好!辑庭来得及时!” 在后方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的傅作义,猛地一锤身边的石头,冻得发麻的手掌竟不觉得疼。他立刻下令:“命令孙兰峰!集中所有炮火(包括程廷云千辛万苦调来的那几门老炮),给老子轰敌人进攻队形!掩护董其武反击!告诉刘景新,反击!全线反击!把狗日的赶出去!”

“是!” 传令兵飞奔而去。

憋屈了许久的晋绥军炮兵,终于发出了怒吼!虽然炮弹稀疏,准头也欠佳,但在步兵眼中,这炮声就是最强的支援!刘景新、董其武抓住战机,指挥部队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士兵们怒吼着“杀敌报国!”,端着刺刀,挥舞着大刀,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雪地之上,刀光血影,杀声震天!

伪蒙军本就被董其武骑兵冲乱了阵脚,又遭炮火打击(心理威慑大于实际杀伤),面对守军突如其来的凶猛反扑,士气顿时崩溃!在日军顾问气急败坏的叫骂声中,开始狼狈溃退!

百灵庙外围阵地,守住了!残阳如血,映照着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战场。晋绥军的战旗,依旧在百灵庙上空猎猎飘扬!

捷报传回集宁指挥部,却并无多少欢庆气氛。傅作义看着战报上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阵亡数百,伤者近千),看着那些在寒风中默默收殓战友遗体的士兵,心如刀绞。程廷云送来的那点军械弹药,在此战中消耗殆尽。冬装虽到,却远不足以御寒,冻伤减员严重。

“军座,南京…还是没有援兵的消息吗?” 孙兰峰裹着绷带(他在指挥炮战时被弹片擦伤),声音沙哑地问。

傅作义沉默地摇摇头,将一份刚收到的电文递给孙兰峰。那是程廷云发来的密电:

“宜生兄钧鉴:弟奔走呼号,心力交瘁。军械冬装己尽力筹措发运(数量有限,杯水车薪)。然援兵之请,阻力重重,何部长以‘剿匪大局’‘中央军难调’为由婉拒。阎长官处亦无实质回应。弟愧对兄之重托!然兄浴血之功,震动朝野!弟己密告《大公报》等报馆,详述兄部忠勇及日寇暴行!望兄再接再厉,固守疆土!弟在金陵,必当继续竭力周旋!廷云叩。亥东。”

孙兰峰看完,长叹一声:“慕白老弟…也难啊!” 他明白程廷云己做到极限。这封充满愧疚与无奈的电报,比那些空洞的嘉奖令更显袍泽真情。

傅作义走到窗前,望着北方百灵庙的方向,目光坚毅如铁:“慕白尽力了,我们心里有数。南京不给,我们自己扛!百灵庙只是开始!德王和日本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猛地转身,对参谋下令:“立刻拟订计划!百灵庙地形险要,但孤悬在外,补给困难。与其被动挨打,不如趁敌新败,集结主力,主动出击,拔掉这颗毒牙!我们要打一场百灵庙大捷!用胜利,去堵住南京那些人的嘴!用胜利,去告诉程廷云,告诉全中国,我们晋绥军,没有孬种!绥远,丢不了!”

“是!” 指挥部内,众将轰然应诺,疲惫的眼中重新燃起熊熊战火!

消息传回南京。程廷云看着傅作义那份充满决绝之气的作战计划抄件,既感佩于傅作义的胆魄,又为其孤军奋战的处境深深忧虑。他抚摸着桌上冰冷的山炮模型(德国带回的纪念品),想起冯·克莱斯特将军关于“关键节点控制”的论断。百灵庙,就是此刻中国的关键节点!此战若胜,或可延缓日寇全面侵华的脚步,提振全国抗战士气!若败…

他再次提笔,这一次,不是给军政部,而是给几位相熟的、有影响力的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以及《大公报》的方振武记者。他要用自己的笔和中将的身份,为塞北那支孤勇之军,争取最后一丝道义和舆论的支持。他写道:

“…绥远傅部,以窳劣之械,处苦寒之地,抗数倍骄狂之敌,血战竟日,力保百灵庙不失!其忠勇壮烈,实为军人楷模!然敌寇亡我之心不死,更大规模进犯己在弦上!傅将军决意主动出击,誓扫穴庭!此战关乎国家北疆安危,民族荣辱!恳请诸公,秉公首言,力促中枢,火速增援!勿使忠勇将士,独陷绝境!勿使国土屏障,再遭践踏!廷云泣血顿首!”

墨迹未干,窗外传来报童尖利的叫卖声:“号外!号外!日本关东军发表声明!强烈抗议绥远事件!要求中国军队撤出察绥边境!否则将采取‘断然措施’!”

程廷云的手猛地一颤,一滴墨汁落在信笺上,迅速洇开,如同一个不祥的预兆。他走到窗前,望向北方。凛冬己至,塞北的烽烟,正与金陵的阴云,交织成一幅更加险恶的图景。百灵庙的战鼓己经擂响,而他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将,只能以笔为枪,在权力的夹缝中,为前线的袍泽,搏一个渺茫的生机。他知道,更惨烈的风暴,还在后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