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我的黄埔1924> 第12章 惊雷撼庐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惊雷撼庐岳(1 / 3)

民国二十六年 南京

南京的七月,溽暑蒸腾。蝉鸣声嘶力竭,仿佛要将这沉重的空气撕裂。军政部大楼内,压抑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电风扇徒劳地搅动着闷热的空气,吹不散人们眉宇间的凝重。程廷云站在办公室巨大的华北地图前,目光死死盯在北平西南那个不起眼的点——宛平城、卢沟桥。手中的红蓝铅笔无意识地在图钉周围画着圈,笔尖几乎要戳破图纸。

桌上的专线电话骤然响起,尖锐的铃声刺破死寂。程廷云一把抓起听筒,是军政部长何应钦急促的声音:“慕白!北平急电!昨夜十时,日军借口演习士兵失踪,炮击宛平城,进攻卢沟桥!二十九军吉星文团奋起抵抗!冲突正在扩大!”

尽管早有预感,但当这声惊雷真正炸响时,程廷云的心脏仍像被重锤狠狠击中!握着听筒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部长,二十九军情况如何?日军兵力、意图?委座作何指示?”

“二十九军抵抗激烈,但日军增援不断,火力凶猛!北平电话线己断,详情不明!委座…委座正在庐山召开国策会议,尚未有明确指示,只命各部严加戒备,勿使事态扩大!”何应钦的声音带着焦灼和一丝无奈。

“勿使事态扩大?!”程廷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不住的愤怒,“日寇这是蓄谋己久的全面侵略!炮击宛平,进攻卢沟桥,己是赤裸裸的战争行为!当务之急是命令平津驻军坚决抵抗,同时命令各部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空军进入戒备状态!江阴要塞、吴福线、锡澄线进入临战状态!命令华北戒严,让胡宗南部、卫立煌部即刻北上,绝不能让日寇轻易拿下平津!”

“慕白!冷静!”何应钦在电话那头低喝,“委座自有考量!外交途径仍在努力!你部按兵不动,等待命令!切不可轻启战端!” 电话被挂断,忙音嘟嘟作响。

程廷云猛地将听筒砸在座机上,胸膛剧烈起伏。一股巨大的悲愤和无力感攫住了他。历史的车轮还是无情地碾过了所有幻想!日寇的铁蹄己踏破国门,而中枢的反应竟是“勿使事态扩大”、“等待命令”!他仿佛看到卢沟桥的石狮在炮火中悲鸣,看到二十九军的将士在血泊中倒下!

“来人!”程廷云厉声喝道,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副官张诚应声而入,神色紧张。

“传我命令!”程廷云斩钉截铁,目光如炬:

“一、教导总队第一旅并炮兵装甲两团,立即取消一切休假,全员归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检查武器弹药,补充给养,随时待命!”

“二、以军政部名义通知江阴要塞、吴福线、锡澄线所有守备部队及海军江防总队,工事全员进驻,武器实弹配发,防空、反登陆部署进入最高警戒!没有军政部的手令,一兵一卒不得擅离阵地!”

“三、致电航空委员会周至柔长官,请求空军各大队进入战备!”

“西、所有命令,即刻执行!责任,我程廷云一人承担!”

“是!”张诚挺胸敬礼,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转身飞奔而去。

命令如同电流,瞬间传遍京畿及周边驻军。军营里警笛长鸣,士兵们从营房、训练场飞奔而出,奔向各自的战位。沉重的弹药箱被撬开,黄澄澄的子弹压入弹仓,冰冷的炮管褪去炮衣,指向北方。一种大战降临的肃杀之气,取代了之前的压抑,在军营上空凝聚。

接下来的几天,消息如同雪崩般传来,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

“日军大举增兵,猛攻宛平、南苑!”

“佟麟阁副军长、赵登禹师长殉国!”

“北平危急!天津危急!”

“日军海军陆战队在上海闸北挑衅,制造事端!”

南京城内,群情激愤。学生、工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支援二十九军!”、“全面抗战!”。愤怒的声浪冲击着军政部的大门。

程廷云在办公室内如困兽般踱步。一封封请求增援华北、请求主动出击的电报被他拟好,又因“上峰未决”而压下。他只能一遍遍核对部队部署,督促战备,将满腔怒火倾注在沙盘推演上,反复测算着日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和己方应对方案。沈疏桐默默地将饭菜热了又热,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紧锁的眉头,心疼却无言,只是将急救包里的药品器械清点了又清点,动作轻柔而坚定。

7月16日,庐山。牯岭镇,国民政府暑期办公地。云雾缭绕的群山,此刻也难掩肃杀之气。

程廷云奉召紧急飞抵庐山。他一身笔挺的墨绿色中将常服,风尘仆仆,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凝重。在戒备森严的庐山图书馆(临时会场)外,他看到了许多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何应钦、陈诚、李宗仁、白崇禧、冯玉祥、汪精卫军政大员们神情各异,或焦灼,或阴沉,或莫测高深。空气仿佛凝固,每一次低声交谈都显得小心翼翼。

就在他准备步入会场时,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慕白!”

程廷云浑身一震,霍然转身!只见不远处一棵苍松下,站着两个人。一人身材挺拔,面容方正,眼神深邃沉稳,穿着朴素的灰色中山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