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杨兴如约来到了位于西郊、环境极为幽雅的西山体育俱乐部。
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高尔夫球场,还拥有魔都顶级的网球中心。
他本以为陈原这样的商业精英,休闲方式必然是像征着身份与社交的高尔夫,甚至提前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挥杆的基本动作,以免待会儿出糗太大。
然而,当他按照指示牌找到指定场地时,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一片标准的室外硬地网球场,阳光洒在明快的蓝色场地上,界限分明。
场边,辛蕾早已到了,她穿着一身专业的白色网球裙,勾勒出健康匀称的身材线条,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脸上带着运动前的跃跃欲试,正拿着球拍做着热身拉伸,显得英姿飒爽。
而陈原,也换上了一身深蓝色的网球运动服,站在一旁,手里把玩着一个网球,神情看起来……似乎有点紧张?
“杨兴,这边!”陈原看到杨兴,招手示意。
杨兴走过去,有些意外地看了看场地:“网球?”
陈原将手里的网球抛给他,笑了笑:“怎么?以为一定是高尔夫?那种慢吞吞、一打就是大半天的运动,不适合今天的气氛。网球更激烈,更痛快。”
这时,辛蕾也做完热身走了过来,她看到杨兴,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目光随即落在陈原身上,带着一丝惯有的、略带挑衅的笑意。
“哟,我们日理万机的陈大公子终于舍得从文档堆里爬出来,活动活动快生锈的筋骨了?”
陈原面对她的调侃,只是好脾气地笑了笑:“比不上你辛警官身手矫健。”
杨兴看着这两人之间看似随意,实则暗流涌动的交互,心里大致有了数。
看来,陈原选择网球,或许也是想找一个更能“交互”、更能展现“活力”的方式,试图拉近与辛蕾的距离。
热身过后,三人决定轮流上场对打。辛蕾和陈原先上场,杨兴在场边观战。
这一看,杨兴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高手”。
辛蕾的网球技术,简直如同她的性格一样,凌厉、直接、充满爆发力。
她的发球势大力沉,角度刁钻,常常让对手措手不及。
底线抽击更是她的强项,正手反手都极为稳定,力量与旋转结合得恰到好处,球路多变,落点精准,跑动积极,复盖面积大,整个球场仿佛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她打球时眼神专注,带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每一次挥拍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而陈原,也出乎杨兴的意料。他本以为陈原这样精于算计的商人,在运动上可能只是泛泛之辈。
但陈原的网球水平竟然也相当不俗!他的技术或许没有辛蕾那么具有攻击性,但基本功非常扎实,步伐灵活,预判准确,回球沉稳,防守稳健,尤其是在网前的截击,时机把握得极好,手感柔和,常常能打出让辛蕾也无可奈何的巧妙小球。
他的球风,更象是在下一盘精密的棋,冷静、理智,善于调动对手。
两人在场上你来我往,球速极快,回合精彩纷呈。高速奔跑、大力抽击、网前博弈、精准放短……
看得场边的杨兴眼花缭乱,心中暗叹,这才是真正高水平的业馀较量。他们之间的默契似乎也非同一般,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打出的配合球更是赏心悦目。
显然,他们曾经一起打过很多次球,对彼此的球路和习惯都极为熟悉。
相比之下,杨兴这个只是“玩过几次”的水平,就显得相形见拙了。
轮到他上场时,无论是面对辛蕾的强力进攻,还是陈原的巧妙调度,他都显得有些吃力,步伐凌乱,回球质量不高,失误频频。
好在辛蕾和陈原都很有风度,并没有因为他水平差而轻视,反而会刻意喂一些好球,或者在他打出好球时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
“不错啊杨兴,这拍反手有进步!”辛蕾在一次多拍回合后,杨兴勉强救起一个险球,她大声赞道。
陈原也点点头:“节奏感不错,就是脚步再快一点会更好。”
虽然只是陪打,但能在这样高水平的对手带动下挥洒汗水,感受网球的速度与激情,杨兴也觉得十分畅快。
阳光、汗水、奔跑、击球……这一切暂时驱散了他心中关于商业、关于身世、关于各种复杂关系的思虑,带来了一种纯粹的、肉体上的疲惫与精神上的放松。
几轮激烈的对打下来,三人都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他们走到场边的长椅坐下,拿起水瓶大口补充水分。
阳光通过顶棚的缝隙洒下,在三人身上跳跃。
陈原看着身边脸颊红润、鼻尖沁着汗珠的辛蕾,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语气带着真诚的赞叹:“蕾蕾,你的技术又精进了不少,特别是反手的稳定性,比以前强太多了。”
辛蕾拧上瓶盖,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听到陈原的夸奖,却并没有露出高兴的神色,反而习惯性地用带着刺的语气回应:“那是。不象某些人,整天埋在钱眼里,估计连球拍都快忘了怎么握了吧?手感越来越菜。”
她这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