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450章 拿掉一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0章 拿掉一本(2 / 3)

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他这个观点,办公室的其他评委是认可的,但是没有办法,活儿还得干。

又有人感叹,如果送上来的散文集都有《干校六记》《文化苦旅》那种水准,我们的工作可就有趣多了。

《干校六记》是钱钟书夫人杨洚先生的作品,杨先生淡泊名利,拒绝参奖。孙朝阳的《文化苦旅》能够和她并列,可见大家对他的评价有多高。

可惜文化苦旅大家都读过,所以,只能再去读那些寡淡无味的文章了。

不出意外,孙朝阳的《文化苦旅》顺利入围,进入复选。

今年散文组能打的作品不多,孙朝阳最后拿奖问题不大。

在通讯不发达的八十年代,评委都要现场办公的,不像后世,大伙儿拉个群,群主分发任务,然后每天在群里讨论即可。

因此,鲁奖的各大办公室所选的评委大多是北京本地文化名人,平时在各自单位上班,利用周末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才会聚在一起研究讨论,搞得很累。

迟春早这个周末来到散文评奖办公室,就听到里面闹哄哄的,好像在谈论什么。

各办公室的评委人数定而十一人,规模颇大。散文办公室的组长是秦牧,他长居广州,担任《作品》杂志社社长,工作繁忙,身体也差,要等到终审的时候才会来北京。

平时就通过电报和电话和办公室联系。

他不在,散文组的日常工作都是迟春早主持。

迟春早事业成功后再没有以往的戾气,为人和气,跟大家相处得不错。见此情形,就笑着问:“这么热闹啊,是不是吴书记要给大家发福利。这天一日日热起来,是该给点防暑降温。”

一个着名评论家笑道:“老迟,发啥钱啊,吴书记吝啬得很,平时有人提这个,他就说你们都是着名作家,随便写几个字发表了就是稿费,好意思问组织要待遇?今天大家讨论的这事是一本小说。最近有个短篇小说很有意思,名字叫《土拨鼠之日》,发表在《科幻海洋》上,不知道老迟你读过没有?”

迟春早阅读范围很广,什么东西都读,尤其喜欢《寻秦记》《故事会》那种通俗文学。不过,办公室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提通俗文学有点上不了台面,在他看来,科幻小说也是通俗文学:“没听说过,我不看闲书的。”

那个评论家说:“《土拨鼠之日》这本小说真是写得太好了,我天晚上看到,被震撼得呀,都失眠了。听说小说作者还是的女作家,也不知道她脑子是怎么做的,想象力如此丰富。”

又有一个散文家点头附和:“对对对,写得太好了。我平时也喜欢科幻小说,读过不少,像这种类型的科幻小说,还是头一回看到。说句不客气的话,看了《土拨鼠之日》我再去看其他科幻小说作家的作品,感觉他们是那么的幼稚。”

“对对对。”又有另外一个评论家将这期《科幻海洋》塞到迟春早手里,让他先看看。并正色道:“老迟,我准备跟踪一下这位作家,搞一个我国科幻小说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论文,这个课题我接了,你可不要跟我抢。”

老迟:“谁跟你抢呀,我自己的课题工程浩大,一辈子都搞不完。”

那个评论家仿佛松了一口气:“你不来抢就好,这篇小说真好,这个女作家真是才气逼人,有生之年说不定能拿个《雨果奖》。科幻小说什么最重要,想象力,想象力,还是他的想象力。”

迟春早吃惊:“这么好,那我还真要读读。”

“现在就读,反正也就几千字,花不了多少时间。”众人都说。

迟春早打开杂志只看了一眼,就呆住:孙朝阳,这主角怎么是孙朝阳,好熟悉的名字。

然后,他就被这部短篇小说给震住了。

《土拨鼠之日》的设定很神奇,说的是一个叫孙朝阳的男人,因为某种原因困在同一天反复循环。

故事的主线也简单,就是通过孙朝阳利用时间重值这个漏洞玩弄女性,把整座小城的女性祸害了一个遍。

但是,随着同一天的重复重复重复,他厌恶了这样的生活,开始寻找逃离这一困境的方法。

最后,他终于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找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找到了真爱,结束时间循环。

……

八十年代中期,社会风气逐渐开化,文学作品更是先行一步,开始探讨禁忌题材中的人性问题。

《土拨鼠之日》这篇小说中有大量离经叛道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男女关系的部分,对于八十年代的保守的读者而言,简直就是连续暴击。

“这这这……还能这样写……”迟春早瞠目结舌:“这文中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东西,太超前了。”

但是,正因为太超前,它就是一部佳作,是能够写进国内科幻小说发展史的。

震撼的同时,迟春早突然感觉不对。小说的主人公叫孙朝阳不假,那轻佻散漫的风格不就是朝阳同志吗……难道……不会这么巧吧?

这是阴阳,标准的阴阳;这是抹黑,绝对的抹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