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572章 广场协定的新机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2章 广场协定的新机遇(2 / 3)

靠铸币税就能获得海量利益,再加上美元潮汐的收割,足够让三亿多国民什么都不干,还能吃饱吃好,过上一个人上班,就能住大别墅,养三个孩子一条狗的好日子。

来钱实在太容易,必然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在工厂里生产一件商品实在太累,产生的利润还不如直接开动印钞机印几张钞票来得轻松。

于是,米国的制造业开始大量外溢,首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就是小日子,然后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

别看八十年代这些所谓的小龙吹得牛皮震天响,说穿了都是吃米国产业转移的红利,没有米国,他们狗都不是。

人家给了你红利,随时也可以收回去。

不过,小日子确实是一朵奇葩,靠着一代昭和人玩儿命地干,商品竟然横扫整个世界。过去几十年所向披靡的米国汽车竟然被两田打得溃不成军,汽车城底特律将近十万汽车产业工人失业,当真是怨声载道。

小日子的家电在美国百货公司大杀四方,电子产品市场率占有率一度达到百分之百。

于是,米日贸易战开打。

前一段时间,米国不停给小日子商品加关税。

然后,小日子靠着廉价的人工,和有效而科学的管理,还是在成本上轻松压制米国商品——关税你尽管加,加再多也比你们美国货便宜质量好。

做为里根经济学的标志性人物,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直言之凿凿地肯定说,他支持自由竞争,似乎是要给市场吃一颗稳定剂。

然而,别人说的都不算数,自己能决定的才算。

到今年九月,里根的话犹在耳,米国就逼小日子签定了《广场协定》,逼迫日元大幅度升值,今年就升值百分之二十。

这还没有完,在过后两年,日元对美元升值达到骇人听闻的百分之五十,一美元一度兑换一百二十日元。

日元升值,小日子发现自己好像忽然变成了有钱人,开始在全世界买买买。曾经有几年,新闻上报道说,小日子手头的钱足够买下整个美国。

然后,好景不长,小日子的泡沫也越吹越大,就好像是阳光下的肥皂泡,虽然五彩十色,但最后终究是砰一声爆炸了,开始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然后不知道还有失去多少年。

“诺大机遇摆在我面前,或许可以做些什么?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孙朝阳摸着下巴微笑:“那么,该做些什么呢……难道是房地产?”

对啊,小日子泡沫经济的最大标志是房地产被炒成天价。一都一府,也就是东京都、大阪府,一套五六十平米的小公寓,当时被炒到相当于二十一世纪七八百万人民币的高价。

没办法,当时的小日子年轻人要想就业,只能去大阪和东京两个都市圈。到地方了,找到工作了,你得结婚成家吧。没有房子,人家小日子花姑娘可不肯嫁你——如果结婚会降低我的生后水准,那我为什么要结婚呢?

未来的中国,只不过是把八十年代小日子的路走了一遍,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当时小日子的房地产一度疯狂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在离东京市区几十公里的山上圈了块地,说要搞房地产,最高估值达上亿美元。到经济泡沫破灭,白送都没人要。

孙朝阳一想到又要投资地产,顿时无语,哎,宇宙的尽头果然还是炒房。

不过,如果购入小日子的房产,几年时间就能翻几番,确实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他不禁拍了自己额头一击,心想:是啊,我一有钱就在国内买房,但这些房产要想大涨,还得很多年,哪比上在小日子来得短平快?

顿时,心就痒痒起来。

广场协定发生在九月底,现在是七月下旬,也就是说他必须在两个月内搞定此事,完成资产购入。再迟,等日元一升值,地产价格疯涨,就没多少利润空间了。

整整一个天,他都在老高办公室看报纸看新闻,然后把有用的信息剪下来做了剪报。

到下班时间,孙朝阳电话上约了周伟吃饭,想问问投资小本子地产的事情。老周现在已经不在台里弄节目,他现在负责外事,主要是对欧美日,混得风生水起,高升了。

刚出办公室,就看到负责思政工作的副社长正站在一张板凳上写板报,粉末灰落满了头。

看到孙朝阳,他转身:“孙朝阳,过来帮我写几笔,手都酸了。”这一扭头,失去平衡就摔了下来。还好孙朝阳眼疾手快帮他接住:“嗨,你老人家悠着点,一把年纪,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少老人,就因为摔了腿,一辈子都没站起来。”

副社长骂:“朝阳,你这是在咒我吗?”

孙朝阳:“我哪敢啊,我这是对领导的关心。”他现在只是主任助理,名义上是社长和副社长的下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副社长气道:“我可不敢当你领导,你的领导是周宗阳,你关心他去吧。”

孙朝阳:“我可高攀不上,咱们什么感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