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严肃劲儿:“你马上去找一下王骁波。”
大林:“是是是,我是得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怎么也得让他请我喝一台大酒。”
孙朝阳摇头:“不是这个,王骁波是不是又要去匹兹堡了?”
大林点头回答说:“对的,王骁波大学硕士不是毕业了吗?他爱人李垠河要攻读博士两年。骁波虽然已经毕业,也没考上博士,但做为家属,要在那边陪读。据我所知,那两口子生活自理能力挺差的,骁波要照顾爱人的生活。”
孙朝阳正色道:“让骁波留国内写稿,当职业作家。散文要写,小说也要弄出来,把他想要写的东西在两三年之内都给我搞出来。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大林很奇怪:“骁波在国外也可以写作啊,为什么一定要拆开人家两口子?”
“因为写作需要全身心投入,需要排除一切干扰,期间还需要有编辑帮着选题指导。”孙朝阳说;“不谦虚的说,我可以给予他一定的帮助。这事得快,因为我有一种预感,文学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了。”
王骁波在九十年代出道 ,书出版一本亏一本,到死都在和贫困做斗争,没办法,时也命也运也。
还好现在是一九八六年,只要你的作品质量高,轻易就能达到一个很不错的销量,轻易就能财富自由。
再拖上几年,一切都晚了。
所以说,出名趁早。
趁现在文学书籍还卖得出来,加上又有这么个机遇,倒是可以让王骁波拼上一把。
是啊,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
所谓,时来天地皆协力。不要等到九十年代,任你才高八斗,也是运去英雄不自由。
大林骇然:“文学的时代就要过去了,不会吧,朝阳你说什么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