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677章 命运的另外一条道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7章 命运的另外一条道路(2 / 3)

就别出国了,在国内当职业作家。抓紧时间,在两三年时间内,把想写的东西都写了。”

他又详细地说了孙朝阳给王骁波制定的出版计划,《思维的乐趣》出版后,如果销量好,就可以开始写小说了。

当然,现在思维的乐趣在杂志上很受读者追捧,出单行本后,集中华夏和中国散文的资源强推,应该能大火。

接下来,就可以出小说了。

大林说,上次来王骁波这里看过他写的长篇小说《黄金时代》的开头,很不错。回去跟孙朝阳提了一嘴,孙副社长很感兴趣。

刚才还说道,等这本书写完,跟《当代》推一推,看那边能不能发表。如果《当代》不要,天底下能刊载长篇小说的杂志多了去,《花城》那边也可以推一推,发表应该不成问题。

王骁波很激动:“谢谢朝阳,谢谢朝阳,虽然素未谋面,但我怎么感觉他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

李垠河问:“孙社长能够帮助骁波我很高兴,他有什么条件吗?”

大林笑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朝阳这人精得很,他自然不肯白帮忙。以后骁波的散文,必须在我们杂志发表。”

王骁波:“那没有问题,只是……”

大林:“别只是了,好了,时间已经不早,我也要告辞了。出版合约你再研究一下,签好了,跟华夏那边回一句话,我先走了。”

今天是南方小土豆母亲,也是自己未来岳母的生日,不能不到。虽然说每次去都因为房子的事情被小土豆一家拷问,弄得他都有点抑郁,但还是得硬着头皮受了。

夜幕低垂,王骁波陪李垠河胡乱地啃了一簸箕馒头,就坐在台灯前默默抽烟。

李垠河小声问:“骁波,你的梦想一直都是成为一个大作家,机遇难得。”

王骁波摇头:“不,我的梦想不是成为大作家,而是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李垠河:“这并不矛盾。”

王骁波:“还有就是赚到钱,改善生活。”

李垠河:“留在国内做职业作家,稿费收入也好,你可以考虑一下。”

今天大林带来的出版合约中,华夏那边也是大气,首印的数量很大,版税算起来相当于千字四十,也就是说,这书如果做成摆上书店的架子售卖,王骁波就能拿到四千多块。这还是首印,看大林刚才亢奋的情绪,对这本书的销量持乐观态度,搞不好还有再版。

而且,听他们的意思,未来两年,《中国散文》和《华夏出版社》会集合资源主推王骁波,未来收入可期。

王骁波:“李垠河博士,我是放心不下你。咱们结婚这么多年,你我是什么样子,自己心里都是清楚的,咱们都是生活的低能儿,自理能力很差的。在匹兹堡这几年,要说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实在是太苦了。还好夫妻俩在一起,有事可以相互照应,现在天各一方,你怎么办?”

“是啊。”李垠河感慨。

他们两口子都是标准的知识分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忽然飞到陌生的国家,开启一段陌生的生活,期间的忙乱不可避免。自己解决衣食住行,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饭,饭不会做。衣服,衣服不会洗。住,住地下室。

准一对难民。

还好两人互相扶持,勉强把日子过下去,还完成了学业,回想起来实在太艰苦。

李垠河知道王骁波不放心让自己一个人飞过去。

她心中感动,叹息之后,却道:“骁波,夫妻之间互相扶持共度一生,因为爱情,因为亲情,也有友谊这种东西的存在。记得在匹兹堡读书的时候,我的学业很紧,几乎做不了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是你来打理,可那时候的你也不过是一个孩子。别不承认,男人即便三十多岁了,也是个大孩子。家里没钱吃饭了,你就去给人送外卖。没有车怎么办呢,你就弄了辆自行车,在车流里穿梭。美国的车开得好快,每次我看到你在里面穿梭,几乎要被撞到的时候,我的心都揪紧了。我很难过,心里盼望着快点读完书,快点回国参加工作,你就不用吃这种洋插队的苦了。可是不成啊,我还要继续读博士学位,而你则还要留在那里陪读。是的,夫妻之间固然需要陪伴,但让你放弃理想陪我,我是不是太自私了些。”

“你刚才说了,你的理想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并得到社会从承认。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为什么不抓住呢?”

“骁波,咱们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想留下当专业作家吗?”

王骁波苦笑:“谁不想呢?”

李垠河面色郑重起来:“那你得留下,无论成还是不成,都要试试。”

王骁波:“可是……”

李垠河更严肃:“骁波,你的陪伴固然令人感动,却没有意义。我一直在谈女性独立,女性独立最重要的是人格的独立。你的牺牲只会令我愧疚,愧疚是夫妻感情生活中的毒药,这样就丢掉了我做人的准则。”

王骁波不说话了。

李垠河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