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梅也说。
“可不是嘛,人都霉了。”赵雅兰伸了一个懒腰说。
“得赶快天晴,我要去钓鱼啊。”王海洲道。
下午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他砍了一百多根直径十厘米左右的树,并且都给搬回来丢在了后山。“钓鱼估计还得一段时间了,这会儿水老大了。”赵雅兰叹息道。
“我继续去砍树了啊,这天气也干不了别的。”
王海洲叹了口气,就回屋去拿斧子了,林子里都是树叶不会踩到稀泥,比其他地方好多了。“你们两个在家吧,我去田里放放牛羊,好多天没放了。”张红梅说道。
赵雅妮和赵雅兰都没选择出去,这时候也干不了活,不如在家做些衣服啥的。
就这样接下来四天王海洲继续砍树,天晴了比下雨好砍,他一天能砍30棵十厘米粗的树,四天总共砍了80棵。
这一下他估计围围墙的树差不多是够了,后面再砍一些大树和小树就行了。
在这场秋雨过后气温一下子低了许多,平时都得穿长袖了,大太阳晒着都不是很热。
13号一早,道路上的泥巴基本都已经干了,不会再粘鞋。
早上吃了早饭,他们一家子全都出动了,将牛赶到田里吃刚长出来的二插秧,他们去了红薯地挖红薯。这天气清爽,干活也利索,王海洲和小姨子拿着锄头挖,媳妇儿和岳母在旁边摘红薯装背篓。“咱们一会儿中午去捡菌子啊,现在松树菌好多的。”赵雅兰一边挖地一边说道。
赵雅妮说道:“多是多,就是不知道多少是好的。”
张红梅说道:“那就去看看,反正挖红薯也不着急,十一月之前挖完就行了。”
王海洲道:“今天去倒是没问题,明天我想去把熊胆灵芝啊这些全都卖了。”
熊胆熊皮都已经干透,可以拿去卖了,这玩意留在手里存着也没多大的价值。
赵雅妮点头说:“那就一会儿去捡菌子,明天去卖熊胆。”
“姐夫,你说现在捡灵芝还能捡到吗?”赵雅兰询问道。
“现在有是有,但不好捡。”王海洲道,不知道灵芝窝子的话,通常都在在林子里随便找,往往跑一座山都找不到。
“好吧。”赵雅兰点点头,她还想和姐夫一起进山去。
“不过再过些天倒是可以去找猴头菇了。”王海洲道,他们这里也能捡到一些猴头菇,但产量不高,都是捡回来自己吃。
“那好啊,到时候咱们去呗。”赵雅兰提议道,她也喜欢去山里跑。
“可以。”王海洲点点头答应,然后继续挖红薯。
这些红薯挖回去除了冬天人吃一些,还会用来晒红薯粉,喂猪。
挖的差不多了王海洲就开始用背篓往回背,本来说早上这会儿去的,但挖了红薯都有些饿,就先回家吃午饭了。
然后下午才去了林子里,这一次雨连绵了一个星期,林子里菌子倒是不少,但大部分他们都不认识。捡松树菌就是去有松树冷杉树云杉树多的混杂林子,这种林子里松树菌多。
“这林子都被捡过了啊。”
走到地方赵雅妮一看地上丢着烂菌子就知道别人已经来了。
王海洲走过去看了看,很快捡到两个,回头道:“还有这两天刚长出来的,这种更新鲜。”“我这里也捡到了。”赵雅兰举起一个橙红色的漂亮菌子说道。
“那好。”
赵雅妮点点头也去寻找,松树菌橙红色非常显眼,一眼就能看出来。
她们现在屋里油也多了,还经常有肉吃捡菌子也就积极了,菌子和肉是绝配,不炒肉的话吃起来根本没啥味道。
在这天然氧吧之中,几人感觉到大脑清明身体舒展,比在家要舒服很多,再加上捡菌子的收获感,一时间大家都忘记了时间。
三个人时不时的碰头互相看一下收获,就又各自分开寻找。
直到这片林子基本找不到了他们才停下来。
“我捡了有十斤了,你们捡了多少?”赵雅妮笑着问道。
王海洲笑着摇头:“你厉害,我才五六斤估计。”
“那姐夫你垫底了,我的明显比你多一些。”赵雅兰笑道。
比了比,他们就拿着菌子回家了,这会儿天色还很清明,回到院子就又坐在一起摘菌子。
三个狗窝都已经安装到位,看起来很不错,这会儿狗崽子正在院子里打闹嬉戏。
王海洲他们吹着凉爽的秋风,清理着松树菌。
弄好后晚上就弄了一部分来炒腊肉,味道果然没得说,菌子本身的香味在油脂的激发下得到了放大,口感带着一点韧性,但又不是咬不烂的那种。
就着菌子炒肉,王海洲吃了两碗饭,吃完饭又在院子里待了会儿。
日落月升,酡红的天空渐渐被星河替代,宁静闲适的一天就这么结束,几人吹着风享受着饱餐后的满足感。
随着草木再次挂上圆润的露珠,晨曦又一次洒向了这静默的山村,屋子里赵雅妮抱着王海洲的胳膊缓缓醒来,他们又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起床喽,今天去卖熊胆!”王海洲伸了个懒腰坐起来,今天他们要去卖熊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