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240 章孔颖达:著此书者乃何方大儒?老夫定要亲自登门拜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 章孔颖达:著此书者乃何方大儒?老夫定要亲自登门拜见!(1 / 2)

李世民有政务在身,吃完早膳后便离开了。

林平安则被小兕子缠住,让他讲虹猫蓝兔的故事。

高阳和李丽质虽然生气,但两女也被虹猫蓝兔的故事所吸引,李治也很好奇,林平安本想去凤阳阁,但却被长孙皇后叫住了,

看着长孙皇后那秀丽雍容的脸庞上满是好奇之色,林平安无奈,只能书接上回,讲起了虹猫蓝兔的故事。

虹猫蓝兔的故事很精彩,再加上林平安的口才,把殿内五女听的是身临其境,惊呼连连。

将故事讲完,时候已不早,林平安拜别了长孙皇后,高阳和李丽质两女也要回公主府,于是三人同行出宫。

见两女绷着个脸,林平安使出浑身解数,各种花言巧语频出,两女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两女告诫魏小婉就算了,往后不能再去沾花惹草了。

林平安连连称是。

出了承天门,两辆华丽马车已在门口等候。

李丽质与林平安和高阳告别上了马车,马车启动朝长乐公主府方向缓缓驶去,看着林平安满脸不舍的模样,高阳冷哼一声便上了马车,林平安连忙跟上。

而与此同时,早朝发生的事在李世民的授意下,迅速在长安城传播发酵。

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翌日,醉月楼一楼大堂,一众食客唾沫横飞。

“听说了吗?长安侯昨日在太极殿,把那群番邦蛮子揍得哭爹喊娘!”

“打得好!竟敢跪逼陛下,索要厚礼,真当我大唐无人否?”

“还有魏公把那些弹劾长安侯的官儿骂得狗血淋头!真解气!”

“要我说,就该发兵,让他们知道知道谁才是爹!”

…………

热血激昂的一众年轻士子也罕见的在青楼挥毫泼墨,盛赞林平安维护国体之勇,魏征秉持公心之正。

林平安与魏征的风头一时无两。

…………

弘文馆。

课间钟声敲响,一群八、九岁的稚童如同出笼的小鸟,欢呼着冲出课堂,或去解手,或在庭院追逐嬉戏。

盖文达负手在空荡荡的课堂内缓步巡视,目光掠过一张张课桌。

当经过王玄策的书案时,他脚步一顿。

案几一角,放着一本线装的小册子,他好奇俯身细看,只见开篇写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盖文达下意识地低声念了出来,初时只是随意,但越念,眼神越是凝重,呼吸也不自觉地急促起来。

这文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简洁非常!内容更是从人性本质、教育重要性,到伦理纲常、历史变迁、勤学典故,几乎包罗万象,却又深入浅出!

他颤抖着手拿起册子,一页页翻阅下去,越看心头越是激荡难平。

“铛——铛——”上课钟声响起,孩子们陆续返回课堂坐好。

盖文达却恍若未闻,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正准备坐下的王玄策,激动问道:“玄策!这……这本册子,出自何人之手?!”

王玄策忙恭敬回道:“回夫子,此乃我师父长安侯所著,是给弟子启蒙识字用的。”

“长…长安侯?林平安?!”盖文达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心头掀起了惊涛骇浪!竟是他?!

他原以为林平安对儒家学说抱有偏见甚至敌意,却万万没想到,对方竟在不声不响间,写出了如此契合儒家核心理念,却又更易于传播的蒙学经典!

此子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的学问,到底深到了何种地步?!

盖文达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激动,客气地对王玄策道:“玄策,此册可否借老夫一观?明日必当奉还!”

王玄策点头:“夫子想看,尽管拿去便是!这三字经我已经全背下了!”

盖文达紧紧攥着那本薄薄的册子,如同捧着稀世珍宝,也顾不得接下来的课业,吩咐助教暂代后,便离开了弘文馆,径直朝着孔府方向而去。

…………

孔府,后院,书房。

孔颖达倚在榻上,面色灰败,精神萎靡。

他虽告假在家,但朝堂之事早已有人详细报之于他。

得知林平安殿前殴使,他初时大怒,觉得此子果然粗鄙不堪,有辱斯文。

但当听到魏征那番“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维护国体根本”的慷慨陈词时,他沉默了。

他一生恪守礼法,维护古制,可这一次,番邦使者的行为,确实是**裸的胁迫,毫无“礼”可言。

自己一直坚持的“怀柔远人”、“厚往薄来”,在对方蹬鼻子上脸之时,是否还适用?他第一次对自己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和迷茫。

侍立一旁的孔明月看着祖父憔悴的模样,心中不忍,柔声劝慰:“祖父,保重身体要紧。”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道:“孙女在林府那月余,观林侯其人,虽行事不拘常理,言语有时气人,但其心似乎并非只为私利!”

“他弄出的曲辕犁、土豆、蜂窝煤,还有他府中下人皆言其待下宽和……或许,他自有他的一套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