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李二读心我慌,高阳追夫泪狂> 第259 章 论道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9 章 论道开始(1 / 2)

当林平安一步步踏上高台,立于风雪与万众瞩目之中时,整条朱雀大街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先前山呼海啸般的喧哗瞬间消失,只剩下风雪掠过的簌簌声,以及数十万人压抑的呼吸声。

所有的目光,灼热的、好奇的、担忧的、敌视的,如同实质般聚焦在他一人身上。

城楼一侧,高阳娇躯瞬间绷紧,美眸一眨不眨地盯着台上那道青袍身影。

李丽质表面依旧端庄,但袖中的玉手也已微微汗湿。

魏小婉屏住呼吸,李雪雁、豫章等女,无不面露紧张。

承天门主城楼上,李世民负手而立,看似平静,但那双紧握成拳、骨节泛白的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长孙皇后悄然抬手,轻轻覆在丈夫紧绷的拳头上,传递着无声的安慰,她的目光同样凝重地落在台上。

高台之上,以孔颖达为首的一众大儒,如同十几尊凝固的雕像,目光沉凝地注视着这个即将与他们“论道”的年轻人。

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林平安神色从容,仿佛这足以压垮常人的注视不过是春风拂面。

他整了整衣冠,率先朝着为首的孔颖达拱手一礼“晚辈林平安,见过孔师,见过诸位先生!”

礼仪周到,无可指摘。

孔颖达面无表情地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随即沉声向他引见身旁的王恭、马嘉运、刘伯庄、张士衡、赵弘智等大儒。

林平安面带微笑,一一见礼,态度不卑不亢。

轮到最后,也是年纪最长、须发皆白的赵弘智时,他上下打量着林平安,浑浊的老眼中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轻蔑。

他活了七十多年,学问钻研了一辈子,实在难以相信一个不到弱冠之龄的少年,能有什么真正的学问根基,敢挑战儒家千年道统。

“哼!”&nbp;赵弘智冷哼一声“黄口小儿,尔年不过弱冠,乳臭未干,安敢立于此地,妄论圣贤之道?!”

他伸出一根枯瘦、微微颤抖的手指,几乎要戳到林平安的鼻尖。

他这一开口,便如同打开了闸门,引经据典,从“君子有三畏”到“小子何莫学夫诗”,滔滔不绝,将林平安批驳为一个不学无术、离经叛道的狂妄之徒,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林平安脸上。

(来了来了,经典开场白,先扣帽子再批判,流程很熟悉嘛!老爷子中气挺足啊,这肺活量,不去唱rap可惜了!)

林平安面带微笑,甚至还自顾自地走到一旁空着的椅子上坐下,好整以暇地看着赵弘智表演,仿佛在欣赏一出有趣的戏剧。

赵弘智见他如此怠慢,更是气得胡子直翘,说得更加起劲。

孔颖达和盖文达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他们领教过林平安的厉害,深知此子绝不能以常理度之,都选择沉默旁观。

赵弘智喷完了,王恭、马嘉运、刘伯庄、张士衡等人见林平安如此“嚣张”,顿时怒不可遏,纷纷加入战团。

“竖子无礼!圣人之道,浩如烟海,岂是你能窥测?”

“林平安!你屡次三番诋毁先贤,究竟意欲何为?”

“巧言令色,混淆视听,实乃国贼也!”

…………

好家伙,一时间,高台之上如同开了批判大会,一众大儒引经据典,口沫横飞,直接将林平安骂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祸国殃民的千古罪人。

台下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城楼上的高阳等女急得眼圈发红,李承乾拳头紧握,李泰则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

程咬金在城楼上气得哇哇直叫“这帮老梆子,以多欺少!有本事跟俺老程过过招!”

尉迟恭也黑着脸“就是!喷唾沫星子算什么本事!”

李世民眉头紧锁,听着那些诛心之论,心中怒火渐升,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林平安此刻的平静。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响起了林平安的心声。

(啧啧,火力够猛的啊!不过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车轱辘话,什么敬畏啊,什么祖宗之法啊,一点新意都没有,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唉,真无聊,要是带包瓜子来就好了!)”

李世民“……”

他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这小子,到底有没有一点身处风暴中心的自觉?!

一众大儒叽里呱啦狂轰滥炸了半个多时辰,直到口干舌燥,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才终于渐渐停歇。

他们看着始终安坐如松,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林平安,忽然感到一阵无力——仿佛他们拼尽全力的重拳,都打在了空处。

高台上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等待着林平安的反应。

只见林平安缓缓站起身,脸上那抹慵懒的笑容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目光扫过台上众儒。

“诸位先生,都说完了?若是说完了,可否容晚辈也说几句?”

他顿了顿,不等对方回答,便洒然一笑,朗声道“诸位口口声声圣人之言,千年道统,却不知,这‘道’,究竟是让人变得更明理、更强大、更能造福世人的‘活水’,还是束缚思想、禁锢人性、阻碍进步的‘死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