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带崽祭祖&nbp;|&nbp;正式写入族谱
一、祠堂鼓
沈家祠堂坐落在村北老槐坡,晨雾未散,乌木大门已洞开。
两边族旗猎猎,一色青底银月,是沈青萝亲手画图、村里绣娘连夜赶出来的新幡。
鼓三通,铜锣一记,族老沈德茂拄着紫竹杖,站在阶前,声音沙哑却穿透力十足
“吉时到——请新丁——!”
人群自动分开。
沈青萝一身素锦长裙,裙摆以靛蓝线绣着缠枝莲,步步生风。
她左手牵三宝,右手携大宝,二宝跟在侧后,怀里抱着一只黑木匣——里头是沈家新修的《族谱》正本。
所过之处,村民齐刷刷躬身。
“见过沈夫人。”
“小公子、小小姐安好。”
声音如潮,却再无人敢喊她“周家弃妇”。
二、净手焚香
祠堂内,千年银杏落叶铺金。
青石供案上,三牲已陈,猪鼻插葱,羊首点红,却额外多了一笼热腾腾的药膳糕——沈青萝亲手蒸的,里头掺了灵泉萝卜泥,寓意“步步高升,百病不侵”。
老夫人着深紫诰命服,由丫鬟扶着,站在左首,眼里尽是湿意。
“孩子,过来。”
她颤抖着把四只鎏金银盏递到沈青萝掌心。
盏内是空间寒泉,水色幽蓝,映出孩子们微微紧张的脸。
“净手——”
母子四人依次盥手,水落铜盆,竟凝成薄薄冰片,顷刻又化汽消散。
众人看得啧啧称奇,只当是“仙气”,不知那是灵泉寒毒自净。
三、诵祖训
供案后,巨大檀木屏风展开,上书沈氏祖训
“忠孝传家,仁善继世,女亦当自立,男不可恃强。”
笔力遒劲,是沈青萝昨夜亲手所书。
族老德茂颤声领读,每念一句,孩子们便跟着叩首。
大宝声音清朗“子孙不忠,天厌之。”
二宝奶音带冰“子孙不孝,地弃之。”
三宝学得最认真,小脑袋“咚”地磕在蒲团上,抬头时额心一点红,像点了个朱砂美人痣。
念完,德茂捧起家谱,当众掀开空白新页,高声道
“新丁入谱,当告祖宗,正其名,定其位——”
“沈氏长男,沈云珩,乳名大宝,生辰乙未年腊月初八,卯时三刻,母沈青萝,父——”
声音顿住,满堂目光齐刷刷落在沈青萝脸上。
她神色平静“父不详,随母姓。”
德茂深吸一口气,拔高嗓音“父不详,随母姓——记!”
朱笔落下,檀纸沁香,大宝眼眶微红,却脊背笔直,对着祖宗牌位再行三叩。
“沈氏次男,沈云珏,乳名二宝,生辰丙申年二月二,辰时初刻——”
二宝抱机关匣上前一步,忽然单膝跪地,小手指天“祖宗在上,云珏此生,以机关术护沈家,护娘亲,护兄姊幼妹,若违此誓,机关自反,万箭穿心!”
少年奶声,却掷地作金石声。
德茂一笔一划,手抖却极稳。
“沈氏小女,沈云锦,乳名三宝,生辰丁酉年六月十五,未时正刻——”
三宝被娘亲抱上矮凳,踮脚才能看见供案。
她先抓了一把药膳糕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含糊道“祖宗爷爷、奶奶,我叫云锦,我会很乖,会种萝卜,会救小姐姐,还会让狗狗不咬好人……”
童言稚语,却逗得满堂大笑,连银杏叶都沙沙作响,似祖宗含笑。
朱笔落定,三宝名字旁,额外多画了一只简笔小狼,墨牙摇尾,像给&nbp;tap&nbp;认证。
四、立新规
谱成,德茂却未合卷,而是颤巍巍从袖中取出一张新纸——
“沈氏家规增补十三条,由沈青萝提议,族中公议,今日一并刻碑!”
鼓声再响,青壮年抬上两扇高六尺的青石,十三条新规以阴文篆刻,字字银钩
“女丁可承嗣,男丁不可侵其产;
“妇再嫁,非其罪,族人不得阻;
“凡拐卖妇孺、勾结外贼者,逐出族谱,永不得祭;
“凡养孤儿、济灾民者,记入族谱善册,子孙考校优先;
……
每念一条,族人便齐声应“诺”,声音回荡坡谷。
沈青萝负手立于碑前,阳光穿过银杏,在她身上洒下碎金。
老夫人合掌低语“祖宗有灵,沈家……要变天了。”
五、谢宾朋
午后,长桌从祠堂一直摆到村口,药膳席流水般上桌
灵泉萝卜炖排骨,汤色奶白;
寒泉凉拌折耳根,入口回甘;
空间的烧烤配方,肥而不腻;
还有三宝最爱的奶黄玉兔包,一掰开,流沙滚圆。
孩子们端着自制的小木杯,里头是空间葡萄酿,甜得醉人,却不醉心。
太守秦嵩率官兵抬来“义烈”匾额,红绸揭处,金漆晃眼。
村人跪接,沈青萝却侧身避让,只让三个孩子站在匾下——
“他们才是沈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