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投效以来,夜枭办事着实上心,从不掉链子。
除了炼魂宗,雷云宗有厉逑于盯着,延川郡有程铁牛盯着,不知不觉,夏衍眼线已经遍布云州及其周边地域。
夏衍甚至派出在丰阳郡收服的九命猫妖,命其故意逃往墨州,想办法加入扶风部落,以便掌握妖族动态。
无所不在的情报网络,才是夏衍得以运筹帷幄的基础。
否则。
哪怕他再聪明,也不足以应对眼下纷繁复杂的局势。
宁城显露在外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下午。
静安主动找上门,神情雀跃,“哥,国朝以及朝廷的赏赐,都下来了。”
“看来你得了不少好东西。”
夏衍笑着打趣。
庆余堂研发的龙骨水车、水转连磨技艺,最终并未按照夏衍一开始的设想,以宁城名义上报,而是打的庆余堂名号。
宁城此次开拓立功甚大,不宜再出风头。
即便是以宁城名义上献,凭宁城此番立下的赫赫功勋,最多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未必就能讨来多大封倒不如还是以庆余堂名义上报。
反正无论是雍国,还是大景,都知道庆余堂背后东家是谁,哪怕是看在宁城面子上,也断不可能对此进献视而不见。
“那是当然。”
静安骄傲的像只孔雀,“国朝奖励了十间雍城商铺,还有十万两白银。朝廷就更大方,奖励了玉京十五间商铺以及二十万两百银。”
雍城商铺就不说了,玉京可是寸土寸金。
随便拿出一间商铺,价值都在五千两,甚至是一万两往上。又是朝廷特意赐下,定然也是最好的那一拨。
所有封赏加在一起,价值超过五十万两白银。
如何不让静安心喜?
倘若是卖给黑水商社,能卖到十五万两就已经是天价了。
“确实丰厚,我都有点嫉妒了。”
夏衍也没想到朝廷会这般大方,想想宁城费尽心思发行债券,也不过筹集到不足百万两,庆余堂可轻松获得数十万两赏赐。
还真是.
“哥,要不匀出一笔资金给封君府吧。”
静安还挺大方。
“不必。”
夏衍摆了摆手,“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拿到这笔资金之后,庆余堂要尽快将触角延伸到新占领的四郡之地。”
庆余堂多在郡县投资,便算是对封君府做贡献了。
宁城发现债券所得资金,除了用于支付文臣武将的俸禄,维持各个衙门的正常运转,主要用于采购粮食用于安置百姓,城池重建,官道修葺以及水利建设等公共领域。
但一座城池想要发展起来,光凭这些肯定是不够的。
还需要大力发展商业。
唯有源源不断的商业投资,购买土地、商铺等,才能为当地衙门带来卖地收入的同时带来就业,也为征收商税莫定基础。
新占领的四郡之地,跟雷云宗、焦国以及墨州等各方势力接壤,处在雍国开拓最前沿,天然不安全。历史上这等新占领之地,被东荒土著或者妖族重新夺回者,比比皆是。
宁城又岂能例外?
因此,虽然宁城大军连战连捷,在云州闯下赫赫威名,得到雍国以及大景朝廷的嘉奖,却仍旧无法吸引商人前往四郡之地投资。
他们宁愿花高价在乾宁郡建设商铺、作坊,也不愿前往四郡之地。
以免投资打了水漂。
在这种情况下,既受封君府掌控,又承受封君府庇佑的庆余堂,就必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带头在四郡之地大肆投资。
以为表率。
别看三十万两很多,真要往四郡之地撒下去,尤其是要渗透到各个县城,购买土地,新建商铺、作坊以及田庄,未必就够。
或者说。
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更何况,想要维持庆余堂的正常运转,除了前期投资,还要留足后续的运营资金,以免资金链断裂。这么一算,三十万两根本就还远远不够。
“是时候,启动庆余堂的第一轮融资了。”
“融资是什么?”
静安却是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又要整什么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