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些?
虽然说玉小刚的“武魂十大核心竞争力”能够广泛的传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片大陆的普遍知识水平高不到哪里去,但是万一这玩意儿就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才被一众武魂世家容许传播,甚至或许魂师贵族和独立强者们,正是因为知道玉小刚理论的不完善,甚至是有不少的错误,所以才一直没有出来辟谣?
毕竟,类似文言文、佛道术语、专业英语、互联网黑话等,完全是作为增加学习的门槛,而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在历朝历代、古今中外也并不算少。
因此,在玉小刚发布他引以为傲的理论之后,世家大族顺水推舟的将这一些非常简陋,甚至是可以理解为“错误”的知识,瞬时的推广出去误导平民,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这位自称“大师”的家伙所做的事情,就是将大量的常识包装创新,冠以高大上的名词,然后宣称这就是“武魂核心竞争力”。
(现代一般将这种行为叫做“营销”)
真正懂得正确知识,又不希望其他人也知晓的,自然就会积极的将玉小刚这个近似于“小亚里士多德”的家伙,给捧上神坛。
亚里士多德这位古希腊的哲人也提出过不少的“理论”,而这些理论大多又在后世被证伪。首先,就是典型的“自由落体速度与重量成正比”,后来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证明,当忽略空气阻力时,所有物体下落速度相同,与重量大小无关。
然后是他设计了55层水晶天球模型,主张地球静止于宇宙中心,其他天体绕地球运动。后面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伽利略观测,牛顿力学推翻地心模型。
其他的还有“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自然厌恶真空(否定真空存在)”,“自然发生说(主张腐烂物质可自发生成生物,如蛆)”,“天体以太论”、“白色是最纯净的光”、“心脏是思维器官”等。如果亚里士多德真的存在,那么从某些角度上来说,他和玉小刚真的蛮像的。
当然,亚里士多德尽管部分理论错误,他在逻辑学、分类学、生物学观察方法上的奠基性贡献,目前并未被否定。
而玉小刚的话,因为其完全忽视唐三这个典型案例对自身理论的冲击,完全没有在后续试图进行更正的举措。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认为“大师玉小刚”是一个真正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学者”型角色。或者说,一个本身就缺乏逻辑的角色,当他是弱智脑残,也并不能说是非常的过分。
不过,玉小刚的理论也不是啥用处都没有。
那些基于有限样本进行常识性的归纳总结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打破了“唯天赋论”的思想桎梏。
一个普通家庭的魂师,在修行不顺的时候,也可以拿这句“只有废物的武魂,没有废物的魂师”来安慰一下自己。
虽然说他做的这些事情以及唐三的存在,已经明显的证明斗罗的武魂体系一一至少是现在的这套武魂体系,就是一个极端的“唯天赋论”的体系。
他玉小刚和徒弟唐三站在一起的时候,已经非常明确的证实了,武魂这个体系,理论知识再怎么丰富,意志再怎么坚定,也和魂师的未来无关。
决定魂师未来的,就是要看觉醒的武魂品类,与先天魂力等级。
除非是“神赐”或者有“仙草”改命,否则的话,废武魂就是只能出废魂师,只有顶级武魂、双生武魂的存在,才能变成封号斗罗,甚至是成神。
嗯,和比尔盖茨的“学历并不重要”,阿里马的“白手起家”,还有大量的“成功学”、“赢学”的故事很相似。
看起来是一碗美味的鸡汤,可以抚慰空虚的心灵;但是如果真的信了这个玩意,就会深刻的体会到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物质来填肚子的话,心灵鸡汤完全是一文不值。
都说到这里了,自然就是要开始斗罗同人经典的解析“武魂十大核心竞争力”,并逐条驳斥了。在原著小说中,玉小刚的“武魂十大核心竞争力”并没有明确地逐一列出十条内容,它更多是作为一个整体理论概念,贯穿在玉小刚对武魂的研究和教导唐三等角色的过程中。
或者说,这个“武魂十大核心竞争力”,本来就只是作者在想要抛设定的时候,才会借由玉小刚或者唐三拿出来用一用的玩意儿。
所以,这种在斗罗世界观貌似应该是常识的玩意儿,才会被列入“核心”的理论当中。
其中,基本上等于常识换皮的“理论”,包括:
1、武魂分品质
武魂本身存在品质差异,分为废武魂、普通武魂、顶级武魂等,武魂的品质,直接影响先天魂力和魂师未来的发展上限。
1.1、先天魂力与武魂品质成正比
先天魂力的等级高低,取决于武魂的品质。强大的武魂必然带来高等级的先天魂力,几乎为零或极低的先天魂力,通常意味着武魂品质不佳。
玉小刚也是借由这个理论,推测出了唐三的先天满魂力源自双生武魂。
嗯……
正常的逻辑来说,如果武魂品质和先天魂力挂钩的话,不应该是武魂品质高,先天魂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