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恭喜你!”李云雪雀跃着上前,激动道:“刚才的天地异象好宏伟,七峰草木皆吐露精华了呢!”“四弟,此等根基,道途可期。”李云天羡慕地赞道。
“是啊!恭喜四弟筑基功成!”李云霜由衷的喜悦,上前祝贺道。
一时间李氏二代们纷纷上前与之恭贺,追问筑基细节,询问筑基感受,李云平天资比他们出众,修行进度比他们都快上不少。
然,李云平停留在炼气九层多年,不肯服用筑基丹,直至今日,自主筑基,他们修为也慢慢追了上来,大都炼气八层,炼气九层,接下来,他们也该筑基了。
“筑基之道,首重根基,气海盈满,真元凝练如琼浆,方是破关之始。”面对众人的询问,李云平沉思片刻,讲述道。
停顿了下,李玉平继续总结道:“破关一瞬,压缩真元,如百川归海,凝气化液。神念为引,意志为舵,须心无旁骛,引天地灵力冲击那无形壁垒。稍有犹疑,或根基虚浮,则前功尽弃。”
“灵力潮涌,冲击壁垒时,痛楚难当,如身碎万刃。需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引导灵力,而非硬抗。我引动整峰草木精粹与主峰灵脉之力,方得水到渠成。”
关于服用筑基丹,进行筑基,李云平说起了自己的看法:“筑基丹乃外力,可增几分把握,却也添几分桎梏,自主筑基,凶险极大,然根基最厚,道途更广。如何抉择,全凭己心……。”
众人屏息静听,眼神灼灼,各自心中翻腾着自己的筑基想法。
柳清儿眼中欣慰更浓,为其骄傲赞道:“平儿所言极是,根基扎实,方为大道之始。
“没错,我筑基时虽服用了筑基丹,也借草木精粹,化丹火淬炼真元。如同炼丹,去芜存菁,火候精微,真元自凝如丹液,壁垒自然洞开。”黄月华接口道。
“服用筑基丹筑基不无不可,可免去筑基失败之风险,你们若无十足把握,不可学云平!”苏清荷看着众二代凝眉深思的模样,连忙出声提醒。
几位姨娘纷纷出声,寥寥数语,点出各自筑基关窍,不同功法的筑基要领。
柳清儿环视李氏九子最后总结道:“筑基经验,因人而异,功法不同,路亦不同。云平今日所言,我等经验,皆为借鉴;最终如何走,仍需你们自行体悟。”
说完,柳云青目光落在李云平身上,柔和道:“平儿筑基初成,需静心稳固境界。都散去吧,莫要扰他清修了。”
闻言,众人心潮澎湃,仍有无数疑问,却也知此刻不宜打扰;纷纷向李云平投去祝贺与羡慕的目光,低声告辞。
“四哥,你好生稳固修为!”
“四弟,回头再向你请教!”
很快,天恒峰灵院重新归宁静,只余灵桂木的清香与草木摇曳的沙沙声,漫天月华如水,静静洒落。待众人散去,李云平第一时间找上柳清儿。
“娘,爹还没出关么!孩儿已经成功筑基了,这下可以离开天星岛了吧!”李云平看向柳清儿,眼中带着压抑不住自由的渴望。
李云平自幼便呆在天星岛,至今未踏出半步,天星岛虽好,终究只是方寸之地,外界广袤无垠的天地、书中看到的各种异事,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然,父亲-李长风早已立下李氏族规,李氏二代-踏入筑基境方可离岛,如今,李云平已达成要求,他的心早已飞向岛外广阔的世界。
“平儿,你确实筑基功成,按你爹当年所言,确可出岛;只是岛外并不是那么安全!”柳清儿儿看着儿子眼中跳动的火焰,那是少年人特有的、对外界的无限向往,苦笑了下,安抚道:“你爹正值冲击元婴的关键时刻,此乃天大之事;岛上诸般安排,还需等他出关亲自定夺,或许他对你另有嘱托也未可知。”“等爹出关?”李云平眉头微蹙,声音不自觉提高了几分:“爹闭关冲击元婴,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孩儿难道要枯等那么久么?”
“娘,规矩是爹定的,筑基可出岛!孩儿如今已是筑基修士,有自保之力。岛外天地广阔,正该去闯荡一番,增长见闻,磨砺道心!!枯坐等待,绝非修行之道。”李云平坚定地看着柳清儿急不可耐地道。柳清儿感受到李云平的急迫,也知他所言在理。
李长风闭关确实不知岁月,让儿子苦等确实不妥,让他就这么离岛,作为母亲,柳清儿又怎能不忧心?“娘!孩儿已经二十有五,至今未见识过岛外市面,孩儿羽翼已丰,不能总生活在你们的羽翼下,图一世安乐!”李云平苦苦恳求道。
闻言,柳清儿沉默片刻,最终只能轻叹一声,无奈道:“你这孩子……也罢,此事,娘明日与你几位姨娘商议一番。”
“谢谢娘!”李云平不由一喜,感激道。
次日清晨,议事厅内。
柳清儿将李云平所求道出,几位姨娘听完,神色各异。
黄月华端坐主位,皱眉道:“长风闭关,确不知时日。云平筑基已成,按规矩,当允其离岛。”柳清儿闻言,眼中忧色未减。
“然,”黄月华话锋一转:“岛外不比天星岛,凶险难测。他初入筑基,心性未定,贸然独行,恐生事端。”
“大姐所言极是!”苏清荷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