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川眼观鼻,鼻观心,神色平静,只当未觉。
不多时,一位身着内核弟子服饰的女修从殿内走出,对凌川敛衽一礼,声音温婉。
“凌川道友,掌门有请。”
“有劳师姐带路。”凌川回礼,跟随其后步入大殿。
殿内宽敞明亮,穹顶高悬,绘有仙鹤祥云图案,四周壁上有浮雕,讲述着妙音宗祖师以音律感悟天地,创立宗门的故事。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宁神静气的檀香。
大殿尽头,一位身着月白道袍,头戴玉簪,气质雍容华贵的中年女修端坐于主位之上。
她面容姣好,目光温润中透着瑞智与威严,气息深不可测,正是妙音宗宗主,清璇真人
凌音则静立在其身侧。
见凌川进来,清璇真人目光落在他身上,仔细打量了一番,随即化为温和的笑意。
“这位便是凌川小友吧?快请坐。”
“方才听音儿详述了青牛镇之事,小友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实力与侠义心肠,救小徒及各宗弟子于危难。”
“本座在此,代妙音宗,谢过小友大恩。”说着,竟微微颔首致意。
一宗之主如此礼遇,凌川不敢托大,连忙侧身避过,躬敬行礼:“晚辈凌川,见过清璇掌门。”
“掌门言重了,晚辈只是恰逢其会,做了该做之事,不敢当掌门如此大礼。”
清璇真人见他谦逊有礼,不骄不躁,眼中欣赏之色更浓,微笑道:“小友过谦了。恩便是恩,听音儿说,小友欲观瞻那枪道奇石?”
“是,晚辈确修枪道,听闻贵宗有此机缘,心中向往,厚颜前来,还望掌门成全。”凌川坦然道。
清璇真人点点头:“此石留于宗内多年,蒙尘已久,若能于小友手中得现真缔,亦是它的造化,谈何成全。”
“只是不知小友师承何处?或许与本宗还有些渊源。”
她看似随意地问起,实则是必要的谨慎,让一个来历不明的男子参悟宗门秘藏,即便有恩,也需知根底。
凌川略一沉吟,如实相告:“晚辈乃临天宗弟子,家师莫问天,还望前辈帮我隐瞒身份。”
“什么!”
清璇真人惊讶的站起身来,随即恍然,笑意更深,“原来是临天宗莫长老的高徒,难怪有如此气象与手段。”
她自然知晓莫问天是谁,可以说整个东岳谁人不知,那等人物,可是她上赶着也接触不到的。
没想到被自己徒儿把这关系带过来了。
站在一旁的凌音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凌川之所以说明自己的身份,是因为他知道。
身份在坏人眼里,可能说催命剂,但如果在好人眼里,那便是便利器。
清璇真人得知他的身份后,态度更加热情。
“既是临天宗弟子,又是音儿的恩人,小友便在我宗安心住下,尽管参悟,音儿。”
“弟子在。”凌音应道。
“便由你带凌小友前往后山的悟道崖,那奇石便置于崖上石亭之中。”
“吩咐下去,凌小友在宗期间,一应须求,务必满足,不得怠慢。”
“是,师尊。”凌音领命,随即对凌川道,“凌道友,请随我来。”
“多谢掌门。”凌川再次行礼道谢,这才跟随凌音退出大殿。
穿过数条回廊,绕过清幽的竹林,一路向山峰更高处行去。
越往上,人迹越少,越发清静,只有风吹过竹林松涛的呜咽与偶尔几声清越的鸟鸣。
最终,他们来到一处僻静的悬崖之上。
崖边有一座古朴的石亭,亭中别无他物,只有一块半人高的灰白色石头矗立其中。
石头表面粗糙,看似平凡无奇,却隐隐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锋锐之意,与周围的静谧祥和有些格格不入。
亭外积雪皑皑,几株老梅虬枝盘曲,点缀着零星红蕊,在风雪中傲然绽放。
“凌道友,便是此石。”凌音指着那灰白奇石。
“至于能否有所得,全看个人缘法,此地清静,道友可在此安心参悟。”
“有劳仙子。”凌川目光已被那奇石吸引。
凌音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悄然离去。
自此,凌川便在这悟道崖住了下来。
凌音离去后,悟道崖上便只剩下凌川与那灰白色的奇石,以及呼啸的山风与静谧的飘雪。
他并未急于立刻上前参悟,而是先绕着石亭缓缓踱步,仔细感受着从奇石上散发出的那股若有若无,却坚韧无比的锋锐之意。
这意境外显为锋锐,内里却似乎蕴含着某种更磅礴的力量,如同深海暗流,表面平静,内里却汹涌澎湃。
雪,渐渐下得大了些。
鹅毛般的雪片无声飘落,复盖在石亭顶,梅树枝头,以及那灰白色的奇石之上,很快为其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
天地间一片肃穆的洁白,更衬得那石亭中的奇石格外孤寂与神秘。
凌川步入石亭,拂去石面积雪,盘膝坐在了奇石面前。
他闭上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