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军政部会议室。
校长缓缓坐下,失神地看着前方,喃喃自语,仿佛丢了魂。
“看来是真的太累了……”
“怎么都出现幻听了……”
一旁的军政部长何敬之看着他这副模样,又急又无奈。
他知道,连日的坏消息已经把这位的精神压垮到了极限,以至于天大的喜讯砸下来,竟下意识地认为是自己的幻觉。
何敬之连忙上前一步,凑到校长身旁,用清淅无比的语调,一字一顿地再次重复:
“校长,千真万确!不是幻听!是远征军大捷!”
“电报是杜明亲自签发的!密码核对无误!我军已于半小时前攻克仰光,鬼子第十五军司令官饭田祥二,被我军生擒活捉!”
何敬之几乎是吼着说完了这番话。
饭田祥二被生擒活捉!
这句话如同九天之上的惊雷,终于将校长的神智给彻底炸了回来。
他猛地抬头,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终于重新焕发出了神采。
他一把抓住何敬之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斗:“敬之!你说的都是真的?!”
“是真的!校长!”
得到肯定的答复,校长一直紧绷着的脸,瞬间融化。
之前所有的疲惫、沮丧、焦虑,在这一刻被无与伦比的狂喜所取代。
“哈哈哈哈!”
一阵畅快淋漓,带着扬眉吐气意味的朗声大笑,响彻整个会议室。
“好!好!好一个振邦!好一个光亭!一战而定缅甸乾坤!不愧是我黄埔出来的麒麟儿!”
笑声过后,校长迫不及待地追问:“具体的战况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么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攻克仰光的?快!把详细战况念给我听!”
前来汇报的参谋连忙敬礼,一脸为难地摇头:“报告校长,远征军的电报里只说了结果,没有详述战况。”
“哦?”校长一听,非但没生气,反而再次笑了起来。
“这个振邦,这个光亭!别人打了胜仗,恨不得把一个兵怎么拼剌刀杀鬼子的细节都写上来,唯恐我知道得不够详细。 他俩倒好,这么大的功劳,就这么轻描淡写几句话!”
他大手一挥,对那名参谋下令。
“立刻给远征军去电!让他们务必尽快上报详细战况和辉煌战果!如今国内各战线吃紧,士气低迷,国家需要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胜,需要它的每一个细节,来鼓舞军民之心!”
“是!”参谋领命,转身快步离去。
校长此刻心情大好,他环视会议室内,那一群因为各自战区失利而垂头丧气、禁若寒蝉的将领们,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诸位,先别急着走嘛。”
他慢悠悠地说道。
“等光亭和振邦的详细捷报来了,大家一起听完再走! 好好学学,看看人家远征军得仗是怎么打的!”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将领无不面露沮丧,如同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
他们知道,这是校长要用远征军的胜利来狠狠地敲打他们,可又不敢有半分怨言,只能低着头,憋屈地等待着那份即将到来的捷报。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十分钟。
二十分钟。
足足等了半个小时,会议室里依旧是一片死寂。
那封发出去的加急电报,如同石沉大海,远征军方面没有任何回音。
校长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晴转阴。
刚刚那股冲天的狂喜,迅速被巨大的不安和焦虑所取代。
他彻底慌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难道前线出现了惊天反转? 难道是饭田祥二那个老鬼子使了诈,仰光得而复失了?!
校长没了敲打手下的心情,烦躁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挥了挥手:“散会!都散了!”
说完,便不顾众人惊愕的目光,急匆匆地返回官邸,他要亲自守在官邸,等那个让他牵肠挂肚的消息。
众人走后,何敬之连忙跟了上去,看着校长焦急的背影,试探着问道:“校长,不如再给远征军发个电报?询问一下到底出了什么情况?”
校长下意识就要点头,可话到嘴边,他又猛地停住,用力地摇了摇头。
脑海里猛地回想起一个多月前,祁振邦在军事会议上,那番堪称“大逆不道”的灵魂拷问。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疲惫和妥协。
“振邦之前说得对,我还是不要过度干扰前线的指挥了,此刻他们必然是在追歼残敌,战机稍纵即逝。我们现在去电询问战况,只会徒增他二人的烦恼,起不到任何帮助。静静地等吧,不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总归会传来的。”
何敬之听完,表面上躬敬地点了点头。
心里却在疯狂吐槽:你忘了你老人家天天给别的战区发电报,遥控指挥到步营,甚至一个连怎么冲锋的事了?怎么一到了祁振邦这里,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这偏心眼也太明显了吧!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仰光,远征军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