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总部,克难坡。
当参谋长将楚云飞和其馀人发来,“日军华北方面军,集结重兵,三路齐出,已向我防区发动大规模扫荡”的紧急电报,放到阎老西面前后,这位山西王当场就惊了。
手中的馒头跌落在地他浑然不知,甚至急的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他急速来到挂着巨大作战地图的作战室,一边看地图一边焦躁地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为什么?岗村凝次他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突然发动进攻?”
他想不明白。
自从晋绥军撤离太原之后,他与鬼子华北方面军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心照不宣的默契。
双方虽小有摩擦,但象今天这样,由岗村凝次亲自部署指挥、方面军级别的大规模扫荡,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发生过了。
阎老西素有“不倒翁”和“墙头草”之称,他能在这片四战之地上,当几十年的土皇帝,靠的就是一套“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独门绝技——他小心翼翼地,在鬼子、中央军和八路军这三股势力之间,反复横跳,维持着一个极其危险的平衡。
对日本人,他既抵抗又不坚决,打打谈谈,始终给对方留下一丝可以“拉拢”的幻想,避免彻底激怒对方,让鬼子觉得他还有被利用的价值。
再加之阎老西早年留学日本,与板垣征四郎、土肥二等日军高层结下的“同窗之谊”,使得日军一直希望能“以华制华”,不战而屈人之兵,将整个山西,和平地纳入其统治范围。
而且,山西地形复杂,山地众多,极其不利于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一旦强攻,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伤亡和难以承受的后勤压力。
正是因为这几重复杂的原因,鬼子华北方面军和晋绥军才得以僵持数年,勉强维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
可现在,自己这位老同学为什么突然就翻脸了?
不等阎老西想明白岗村凝次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第二战区的参谋长一脸焦急道。
“长官!前线还等着您拿主意呢!”
“楚云飞已经带着他的358团顶上去了!他刚刚发来电报说,鬼子这次的攻势虽然猛烈,但只要我们的后续主力部队能及时跟上,他有信心,在防线前挡住鬼子的这波攻势!”
听了这话,阎老西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挣扎。
他浑身一震,随即缓缓的无力得摇了摇头。
楚云飞是他最欣赏的爱将,也是他晋绥军未来的希望。
他自然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就这么被鬼子重兵吞掉。
可若是为了救一个楚云飞,就让他把整个晋绥军的主力,都填进这个无底洞里,去跟鬼子主力拼个你死我活,那更不可能!
如今手下剩下的这点军队,是他阎老西安身立命的根本!
是他在这个乱世中,左右逢源的唯一资本!
一旦打光了,他这个“山西王”也就彻底完了!
经过短暂痛苦的权衡,阎老西那张精于算计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外人难以察觉的冷酷。
他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参谋长,下达了足以决定楚云飞和358团命运的冰冷命令:
“命令前线其馀部队,立刻放弃现有防区,交替掩护,向南撤退,向我靠拢。”
参谋长大惊失色:“长官!那……那云飞和他的358团怎么办?!他们面对的可是鬼子华北方面军一个整编的乙种师团啊!358团虽然能打,可再能打也不可能顶住鬼子一个师团的兵力,长官你要三思啊!”
“楚云飞可是咱晋绥军未来的希望啊!”
参谋长声泪俱下,恨不得立刻带兵去帮楚云飞。
然而,这番劝谏之后,阎老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他冷哼一声,重新坐回太师椅上。
用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冷冷道:“立刻,以我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名义,向八路军发求援电报!”
“告诉他们,唇亡齿寒!请他们立刻派兵增援!”
“听说楚云飞和他那个黄埔学长祁振邦关系不错,总不会见死不救吧!”
“阎长官……”
参谋长听完都懵了,自己心腹爱将不去救,指望人家八路军?
这是要干什么?
然而没等他出言继续劝。
阎老西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想再听。
对于这位““山西王”可太了解,参谋长只能长叹一声。
他知道,这位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牺牲掉楚云飞和358团,来为他主力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
太岳军区司令部。
晋绥军的求援电报,已经通过八路军总部层层下发,最终摆在了祁振邦的案头。
老总亲自从总部发来电报,询问祁振邦的意见:这一仗是救,还是不救?
救到底是怎么个救法?
祁振邦没有立刻回电,而是看着地图,鬼子那三个如同毒蛇般、直插晋绥军腹地的进攻箭头。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老鬼子岗村凝次这次的真正意图到底是什么。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