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算是各有千秋!
菩提祖师微微颔首,算是对玄胤评价的肯定。
但他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谈,而是话锋一转,轻叹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你可知你的老师,和元始的大道之争从何而来?”
“还请祖师赐教!”
玄胤没有妄言,菩提祖师既然开口,想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他还是不要随意开口的好。
“二人之道,互为表里,没有阐教,阐释那四九天道,那天地众生,又岂能知晓一线生机?”
“而截教,作为阐教的对立面,若无截教,就好似天地有阴无阳,又岂能凸显出阐教的天道解释权?”
“他们二人,既是大道之敌,也是彼此最重要的道友!”
“只不过,想要更进一步,二人之道,终究要分个胜负,就好似这天地间的阴阳轮转一般!”
“天地万物,轮转不息,盛衰有时,盛极必衰,衰极必盛,他们二人,作为根本的大道,亦是如此,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玄胤似有所悟,试探性的开口道:“圣人之道,随世而移?”
“没错!”
菩提祖师点头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天地万物,其实都是向前发展的!”
“圣人不沾因果,但门下弟子,却是难逃因果束缚!”
“未来的阐截二教,必然是斗争不断的,贫道只是希望,在大道之争上无论你们谁占据上风,都不可赶尽杀绝,都要给对方留一条生路!”
玄胤闻言,当即点了点头,随即又想到了多宝、云宵和无当,封神之战虽然是截教败了,但截教道统,却是并未断绝,还有传承之机。
而他那位大师伯,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切,才在封神量劫之中,站到了阐教和元始天尊那边。
无他,唯利益尔!
让截教应劫,能保全玄门元气,但可惜,这位圣人,算到了一切,却是没有算到所谓的人心。
圣人也是人,既然是人,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弟子应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