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馆对面惠民药店)”。那天下午,我看见他在修复室教年轻修复师清理书画,手指捏着软毛刷,动作轻得像在抚摸羽毛“清理画芯要顺着纹路,力道不能重,这些宣纸比咱们的爷爷还老,得像疼孩子一样疼它们”。这种&nbp;“对文物珍视到极致,对自己苛刻到骨子里”&nbp;的坚持,曾让我站在文创店门口鼻尖发酸原来有人把&nbp;“博物馆”&nbp;当成守护文明的堡垒,每一次放大镜下的观察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次资金筹措都是对文化的坚守,那些沾着胶水的中山装背后,藏着比文物更沉重的&nbp;“文明担当”。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靠在文创店玻璃门上打盹,梦里全是放大镜下的纹饰与儿子的笑声。晨光透过展厅的高窗照进来,在沈砚之的笔记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他写在上面的文物标注。
二、放大镜旁的荆棘与掌心的温度
再次醒来时,腰眼传来一阵刺痛。我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趴在沈砚之的办公桌前,手里还攥着唐代铜镜的检测报告,手机在裤兜里震动不停&nbp;——&nbp;凌晨&nbp;6&nbp;点,修复师的紧急消息“沈馆,唐代铜镜锈蚀突然加重,镜缘的海兽纹快看不清了,需立即处理!”&nbp;还有妻子发来的消息“小远毕业典礼在下周六,你答应过要去,他昨天还跟我说‘爸爸这次肯定能来’,别又失信”。
窗外天还没亮,博物馆里只有应急灯亮着,冷风吹过展厅,带着宣纸的凉意。我这才惊觉,自己变成了沈砚之。
摸向腰眼,昨天搬运陶鼎的酸痛还在,一按就钻心地疼;左手的青花瓷杯倒在桌上,菊花茶洒了点在检测报告上;中山装内袋里,妻子的历史教案硌着胸口,纸页边缘磨得发亮。办公桌的抽屉里,压着三份&nbp;“生存难题”工作的&nbp;“文物清单”,红色标注&nbp;“唐代铜镜&nbp;72&nbp;小时内完成修复方案,清代《山水图轴》需做防潮处理”;家庭的&nbp;“待办清单”,“陪小远参加毕业典礼(周六上午&nbp;10&nbp;点),买他爱吃的桂花糕”“帮妻子批改高三历史试卷(她下周模考监考)”;还有张&nbp;“资金缺口”&nbp;表,上面写着&nbp;“铜镜修复需&nbp;8&nbp;万,展览更新需&nbp;5&nbp;万,目前仅筹到&nbp;3&nbp;万”。
我摸向公文包,里面装着给小远的《文物修复史》,书脊还没拆封。手机银行&nbp;app&nbp;显示,这个月的工资刚到账,大部分要留着给博物馆买修复耗材,只剩&nbp;1200&nbp;元&nbp;——&nbp;今天必须先稳住铜镜锈蚀,再去企业谈赞助,还要想办法赶去小远的毕业典礼,不然文物损坏会成为终身遗憾,儿子也会彻底失望。
早上&nbp;7&nbp;点,我准时赶到修复室。修复师已经支起工作台,唐代铜镜放在特制的软垫上,镜缘的海兽纹像蒙了层雾,模糊不清。我戴上白色修复手套,拿起放大镜凑近铜镜“锈蚀主要集中在镜缘,纹饰区还好,先做脱盐处理,用纳米材料加固,不能用强酸,会损伤铜胎”,说话时声音有些沙哑&nbp;——&nbp;昨晚写资金申请报告到凌晨&nbp;2&nbp;点。修复师递来脱盐棉“沈馆,脱盐材料只剩最后一包了,新的还没到货”,我心里一紧“先省着用,我今天去谈赞助,争取把材料钱也筹到”。
上午&nbp;9&nbp;点,文物局考察组准时到馆。我带着他们参观展厅,走到陶鼎展柜前,我指着绳纹讲解“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炊具,绳纹不仅能防滑,还能增加受热面积,古人的智慧都藏在这些细节里”,考察组的人点头称赞,我却在心里着急&nbp;——&nbp;资金申请还没着落,铜镜修复不能再拖。送走考察组,我赶紧吃了口冷盒饭,抓起公文包就往文化公司跑&nbp;——&nbp;昨天联系好的企业,说愿意考虑赞助。
下午&nbp;2&nbp;点,我坐在文化公司会议室里,手里攥着铜镜的高清照片“这面唐代海兽葡萄镜,全国现存不到&nbp;10&nbp;面,是咱们市的文化名片,要是锈蚀损坏,就是不可挽回的损失”。企业老板翻着照片,皱着眉说“现在公司资金也紧张,最多能捐&nbp;2&nbp;万,再多真的没有了”。我赶紧起身道谢“2&nbp;万也够买脱盐材料了,太谢谢您了”,走出公司时,腰又开始疼,只能扶着墙缓一缓&nbp;——&nbp;为了这&nbp;2&nbp;万,我从早上到现在只喝了半杯菊花茶。
下午&nbp;5&nbp;点,我赶回博物馆,修复师兴奋地说“沈馆,脱盐处理很顺利,镜缘的纹饰能看清点了!”&nbp;我凑过去看,铜镜上的海兽眼睛隐约显露,心里松了口气。这时妻子发来视频,小远举着毕业礼服“爸,你看我的礼服好看吗?明天你一定要来呀!”&nbp;我笑着说&nbp;“好看,爸肯定来”,挂了视频却蹲在修复室角落&nbp;——&nbp;明天要去另外两家企业谈赞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