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我都要摆烂了,来什么上班系统?> 第215章 有一点点灵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有一点点灵感(2 / 2)

姜卫东想了想,跟着缓缓说道:“我最近几天倒是有一点点灵感。”

加入了赣省青年企业家协会,还是有好处的。

他在洪城加的几个群,里边有不少资料,还有一些讨论。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大多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现在的钱越来越不好赚了。

走出去几乎成为了共识。

不仅仅是将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出去,还可以将文化产业转移出去。

很多人觉得内地文化产业弱,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印象。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不是闹着玩的。

就拿短剧来说,完全是大杀四方。

早几年在镁国攻城夺寨,第一批出去的企业早就赚钱了。

而这两年短剧在日韩反响极好,日韩本就是比内地阶级固化更严重的地方,那些疯狂打脸的短剧,在这两国很受欢迎。

此外还有网文,阅文集团收购了半岛的一家网文小说网站,手把手教半岛写手写网文,结果在内地早就烂大街的独自升级题材在半岛大爆,在全球都吸引了一批庞大的粉丝。

将文化产业转移出去,就是在马来印尼拍短剧,教本地人写网文,甚至是复制东南亚的伏拉夫。找几个内地大学生,去安南印尼拍短视频。

“安南,我爱你。”

“印尼好发达,这里太美了。”

然后让他们带货捞钱。

彭哲宇闻言,不由皱起眉头,“卫东,这样的话,利润周期太长了。”

范立泓倒是微笑点头,“有点意思,印尼差不多三亿人,市场庞大。

而且这些爪哇人很容易亢奋,随随便便一点点事都能乐半天,让他们看内地的爽文,应该很容易上瘾。”

姜卫东跟着说道:“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内地已经有亚洲灯塔的趋势。

现在的泰剧,有钱老板都是来自内地,高科技技术员也是来自内地。

在内地镀一层金,东南亚的明星艺人会更火。

老彭,你要是觉得慢,我们还可以在半岛成立一家娱乐公司,去东南亚找一些年轻人,安排他们去半岛训练,然后让他们出道。

在半岛能火更好,不能火无所谓。

再在内地炒作一下,说他们征服了内地观众,保证能让东南亚老百姓兴奋,最后安排他们回东南亚捞钱。

我们玩东南亚的出口转内销,给东南亚观众培养小鲜肉,安排他们捞钱。”

曾几何时,半岛是娱乐圈镀金的地方。

现在内地也是。

几位在内地出道的泰兰德以及马来艺人在本国人气都很高。

至于说在半岛开公司的成本,非常低。

小沈阳为他女儿开公司,要不要两百万都不好说。

以前乐华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就是把练习生安排在首尔郊区,租住在类似城中村的地方,七八十名练习生一年成本都不需要三百万。

姜卫东考虑到当下影视圈行情,觉得投资影视剧,不如经营娱乐公司赚钱。

另外他还有一个考量,就是如果他有一个在东南亚都很知名的娱乐公司,可以安排娱乐公司艺人宣扬中华文化,那么他在高层的心中地位肯定很高。

初期成本顶多一千万,不需要三个人,他一个人就能拿下。

能不能成功?

他并不在意,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无所谓。

他还可以搞其他尝试。

彭哲宇闻言,还是觉得慢,毕竞练习生训练就要好几年。

“我这几天找一找好本子,我们一起投一部网剧或电影吧。”

范立泓朝姜卫东眨眨眼,“卫东,老彭不玩,我俩玩。”

姜卫东轻笑,“好啊,”

彭哲宇撇撇嘴,“谁说我不玩了,我现在有钱,我投三百万。”

范立泓跟道:“那我也投三百万。”

姜卫东这一次没有跟他们平分,他们之前想要投资黑鲨俱乐部,约定是三人股份一样。

他直接说道:“那我就投八百万吧,你俩二十四点五的股份,我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话语落下,彭哲宇和范立泓皆惊讶望过去,“卫东,你这次认真的?”

姜卫东点点头,“嗯,认真的,我觉得东南亚市场大有可为。”

“行,我陪你玩。”

“陪你了。”

范立泓和彭哲宇先后表态。

“那好,我们先安排人去半岛注册一家公司,租好地方再去东南亚找人。”

包厢另一边,《死亡陷阱2》剧组主要演员对没有离开,他们围坐在圆桌旁,隐隐听到了一些内容,不由都瞪大了眼睛。

姜卫东这是要搞东南亚的乐华啊。

魏文湘脸色不变,心里却很激动。

王一博和肖战这几年被腾讯力捧,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寻情令》在东南亚大爆,这两个人在东南亚有市场。

如果姜卫东能够在东南亚娱乐圈站稳脚跟,对他而言,毫无疑问是重大助力。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

郭洛军同样很兴奋,打算将听到的消息分享给郭洛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