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第519章 东北振兴、任重道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9章 东北振兴、任重道远(1 / 3)

李明华可不是来蹭吃的。

他的位置十分紧要,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管部委还是下面的省地市,国办都是个中转站。

某种意义上,他们能决定信息的流通度。

当然,责任也是巨大的,一旦出现信息不通,决策失误,仕途也就到头了。

但抛开这个不讲,至少在信息传递的优先度上,李明华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有时候,材料的堆叠顺序,便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政策走向。

比如过去几年的清江省,多次关键性的节点,都得益于李明华的及时传递。

对此,刘清明十分感激。

毕竟,对方又不是清江人,更不会因为一个大学同学,而在工作上有所偏颇。

李明华这么做,纯粹是因为他能判断出,这些材料能被领导看重。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最终,李明华的工作被看重,自身也得到了益处。

这是相辅相成的。

他带来的这个消息,让丁奇和刘清明都消化了一下。

丁奇虽然没有入选全国防指,不过发改委本身就承担着后勤组的功能。

他们共同的老领导郭伟城,因为这件事成为了新的后勤保障组组长,并且当选了第一副主任,全面主持这个机构的工作。

可以说,郭伟城是兴源公司这个案子的最大得益者。

过了一会儿,丁奇首先开了口。

“难怪。”

他看着刘清明,若有所思。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你没有留在体改司了。”

刘清明不解地看过去:“为什么?”

李明华没有让他等太久,直接帮丁奇回答了。

“避嫌。”

避嫌?

刘清明看着眼前这两个京大的高材生,感觉自己的脑子又一次慢了半拍。

他又是后知后觉地才反应过来。

一时间,他对自己从政这条路,是不是真的选对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么下去,自己会不会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丁奇看出了他的茫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也是瞎猜,不一定做数。没准根本没什么弯弯绕,就是一个正常的工作调动呢。”

李明华却摇了摇头,他喝了口酒,观点比丁奇更直接。

“刘清明本来就是体改办的人,这次机构合并,他分到原单位是合理合规,顺理成章。”

“反而,他被调到产业司,才让人不解。”

“这要是没人打招呼,我是不信的。”

刘清明的心沉了一下。

“难道还有别的深意?”

丁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消息更灵通的李明华。

“你们国办,最近有没有收到东三省上报的材料?”

李明华夹菜的动作顿了顿。

“每天都有啊,那么大的地方,每天报上来的材料堆成山,这有什么稀奇的?”

丁奇紧跟着追问:“那组织上,有没有让你们重点汇报呢?”

李明华一怔。

他没有回答。

丁奇也不再问。

但刘清明这一下子,彻底反应过来了。

李明华已经回答了。

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

他不能说,因为这是工作纪律。

有些事,可以私下里跟朋友聊,但有些事,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

李明华想了想,还是决定捡能说的部分说一点。

“昨天,我亲自整理了一份材料。”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

“是宁远省,关于加快农村地区产业扶贫的规划。”

“他们希望在今明两年,对年收入一千二百元以下的贫困村实施扶持,每个村五十万元,一共四百个。”

刘清明的心跳漏了一拍。

“扶贫?”

“对,扶贫。”李明华肯定地回答,“这份材料,我亲手放在了第三位,仅次于两个关键地区的疫情汇报。”

丁奇一拍大腿。

“那就难怪了!”

他显得有些兴奋。

“我说怎么好端端的,领导突然让我重点关注东三省老工业基地的课题。原来上面这是要有大动作了!”

刘清明心里也豁然开朗。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全部串联了起来。

他参加了去年的党代会,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

现在看来,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即将落地的,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无论是丁奇的研究方向突然转变,还是自己被“意外”地放到了机械处,负责东北片区。

这都不是一个孤立事件。

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下一盘大棋。

他清楚地记得。

投入的资金,是千亿级别的规模。

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刘清明不好评价。

但国家的举措是实实在在的。

这个庞大的规划,将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并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