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我昨天去百货大楼看了,我的天,那柜台,装修得跟皇宫似的,金碧辉煌!好多人围着看呢!”“听说一瓶要好几百块呢!比黄金还贵!”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这个从天而降的“洋玩意儿”。
这在八十年代初期,信息极度匮乏、人们对西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的中国,简直就是一场降维打击!
法国、巴黎、高科技……
每一个词,都像一块磁铁,死死地吸住了人们的眼球!
与“巴黎之光”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相比,周苏苏那间连招牌都没有、全靠口碑相传的“玉容坊”,瞬间就显得士、旧、落后了。
传统手工作坊、祖传秘方……这些原本是玉容坊特色的词,在“巴黎之光”的科学、现代面前,仿佛一下子就变成了不靠谱、没保障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