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阳节这天,大队部的喇叭响彻在了大队上空。
“家里有小学毕业、满16岁的男女都可在三日后参加县里纺织厂名额的选拔,最后得分最高的人可以获得去纺织厂的机会。
现在符合条件的人可以来大队部报名了,重复一遍播报内容……”
听到消息的社员们欣喜若狂,扯着家里的孩子就朝大队部跑。
知青点倒是都挺平静,毕竟他们早就想到了会是这个结果。
即便大队长再公正,社员们也不会允许把这样的机会给知青,当初下乡分粮的时候,社员们看他们的眼神恨不得活剥了他们。
如今他们和大家伙儿的关系能如此融治,其中大部分都是乔安的功劳。
可即便想到了这样的结果,韩珍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韩大姐快出来一”
苏晓梅咋咋呼呼的跑进院子,脸上笑的跟朵菊花似的。
“这是遇到啥美事了?看你乐的那样儿!”
“有啥美事也没你的份,嘿…”
“你·…”
梁秀丽真是后悔,她就不该搭理这个缺心眼。
“韩大姐你咋还有心思睡觉呢?快点起来,跟我去大队部报名。”
“你轻点”,赵雪芹“啪”一下拍掉她的手,“韩大姐生病了,哪里受得了你这么晃悠。”苏晓梅仔细一看,还真是,脸色可不咋好看。
韩珍懒懒散散的坐起来,也不知是不是最近早晚温差大,昨天开始她脑袋一直昏昏沉沉的。“坏了”,苏晓梅巴掌拍的震天响,“韩大姐你咋早不病晚不病,偏偏现在病呢,过两天就要考试了,这可咋办?”
“啥考试?”
梁秀丽和赵雪芹异口同声的问了出来,互相看看又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苏晓梅身上。
“就是纺织厂的考试啊,王家二嫂子的弟弟给出了一套题,大队长说得分最高人就能得到这份工作…”“停!”
梁秀丽抬手打断絮絮叨叨的人,“你的意思是韩大姐可以报名参加?”
“对啊”
她说了半天,怎么这帮人还没听明白呢。
韩珍顾不得隐隐作痛的大脑,拉过苏晓梅不敢置信的又确认了一遍,“我真的能参加?”
“对啊,是大队长让我来通知你的,说你扎根农村,奉献颇多,是整个知青点的楷模…”
她的话韩珍已经听不见,眼泪蓄满眼眶,再承受不住负荷,大颗大颗的滚落下来。
她以为自己的坚持没有意义,甚至她已经在思考自己是不是要认命,像之前的那些知青一样,找个老实本分的人家嫁了。
“韩大姐你这是咋了?是不是我说错话了?”
韩珍用力的摇摇头,没错…她的坚持也没有错。
胡乱的穿上鞋,她来不及叫上苏晓梅,拼了命的朝大队部跑,唯恐自己错过这次唯一改变她命运的机大队部已经挤满了人,但报名的却是不多,毕竞在红旗大队能读起书的人家真的不多。
更多的都是送孩子读了一、两年识得几个字罢了,能让孩子读完小学甚至初中的,都是大队干部家庭才行。
韩珍跑到大队部还没喘匀一口气,里面传出来一阵吵闹声。
“凭啥不让我报名,我符合条件。”
王铁山的脸色已经变得一片铁青,看着胡搅蛮缠的肖秀兰,他连一句话都不想再说。
自己什么情况自己还不了解,人家工厂是招工搞生产,怎么可能招一个孕妇给自己厂子添麻烦。看着站在一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郑向阳,他心里火气更大。
“郑向阳,她还是不是你媳妇儿?你不帮着劝劝,吡个大牙乐啥乐!”
挨了训,郑向阳缩了缩脖子,自从他落户到红旗大队后,大队长对他越来越不客气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训他,让他的脸还往哪搁。
不过让他去劝肖秀兰是不可能的,自从对方用下作手段算计了他,他如今看着对方就像空气。对方最好是作的狠一些,等她彻底得罪大队长后,自然会有人帮他收拾她。
“嘿嘿…大队长,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个人的性子古怪,我可不敢去劝。”
说完唯恐大队长又要找他,转身挤过人群,跑了出去。
他这副怕媳妇儿的怂样惹得看热闹的社员们纷纷嘲笑,郑向阳听到了也不在乎。
王铁山黑着脸叹了口气,明明都是下乡的知青,怎么差距就这么大。
“大队长不用找郑向阳,我就想问问,你不让我报名,是不是因为我是外地来的知青,是不是你对我们这些知青有偏见。”
肖秀兰想的很好,她知道大队长是个最看重脸面的人,对方一直在红旗大队苦苦支撑着公正的形象,她这样说定能逼得对方松口。
更何况就算不成,这句话也能在知青们心中插根刺,不让她如愿,就算是大队长也别想有消停日子过。不想王铁山气极反笑,若不是看在对方是个孕妇的份上,他明天就让她去挑大粪。
“大队长,我来报名。”
韩珍拨开看热闹的人,走到大队长面前,“多谢大队长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努力好好考,不给咱们红旗大队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