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2 / 3)

沈云芝,崔淮兀自抬脚往前,无人替她解惑。沈云芝发愁是因直觉此事不会这么简单。

当天在陈家的确没有其他意外状况。

只是寿宴过后,京中开始出现“彼此交好的年轻郎君为崔淮的沈家表妹反目"的风言风语。

这一段流言不知是否因沾染上崔淮之名且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如野火燎原一般,迅速在京中传开了。沈云芝忽地“大出风头”,又被扣上“狐媚子"的名号,一夕之间可谓名声尽毁。

“尽是些蠢人!”

“他们争风吃醋同你有何关系?怎得便是你的错了?”崔骊珠愤愤,恨这些人竟个个人云亦云。沈云芝也没有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却不至于为此困扰不堪,何况眼下她更为在意的是自己收到的两封信。不知这是否称得上一句因祸得福。

总之流言四起后,她分别收到来自霍鸣和陈昭誉的信。陈昭誉在信中谈及陈老夫人寿宴当天招待不周,以致于沈云芝惹上流言。他郑重道歉,又说相信她,不会因些许流言蜚语对她生出偏见。霍鸣这封信比起陈昭誉的信要简单许多。

只道知晓她心绪不佳,劝她可与妹妹霍鸢出门骑马散心,让她不要为不必的人伤怀,伤及自身。

两封信均在沈云芝的意料之外。

他们对她的关心跃然纸上,她能感觉得出来不是假话。心意无差。

心意之外的东西,始终是有差别的。

见识过陈老夫人寿宴有多热闹,便知陈家乃钟鸣鼎食之家,与京中王公贵族牵连颇深,陈家在朝堂上影响亦不小。纵使陈昭誉年幼,基本与下一任家主无缘,但他的妻子必定精挑细选、层层把关。世家大族的婚事总是考虑颇多。相比之下霍家在京中根基尚浅。

霍鸢当初遭受崔璇欺侮,与先定远侯马革裹尸后霍家缺少顶梁柱有莫大关系。

这也意味着定远侯府的规矩不那么严苛。

许多事有商量的余地。

那时在御花园下水救起霍鸢,沈云芝想的是报前世霍鸢相助恩情,绝无半分挟恩图报之意。

却须得承认在霍家眼里是承她的情。

从前只因她是楚王府寄人篱下的表小姐,愿意同她相看的便几是周六郎、姚公子之流。非是姨母不用心不想为她寻得更好的郎君,而是好郎君从来如稀世珍宝,想觅得自然万分不易。

如今遭崔旭设计,名声毁损,相看之事势必愈发艰难。现摆在面前有看起来不错的郎君,沈云芝承认,自己想要试上一试。她想约霍鸢见面。

霍鸣多半会与霍鸢一起,而只消见上面,她有得是法子试探霍鸣的心意。知道在陈昭誉和霍鸣二人之间,崔骊珠定偏向陈昭誉,沈云芝没有主动对她提及这两封信。只在与霍鸢约好出门骑马散心的日子以后,把事情告知崔骊珍沈云芝道:“霍小姐待我一如往昔,亦是我之幸事。”除去对其心悦梁正廷大不赞同,崔骊珠对霍鸢的印象尚可,但对她出门去与霍鸢见面有所不解。

“外面如今风言风语,当真要去?”

沈云芝轻叹一气:“我原也想要拒绝的,可想到是五皇子故意毁我声名,我便心有不甘,不愿叫其得逞。况且如何也不能一辈子不见人,索性如常出门,叫那些人晓得我问心无愧,不会躲在屋里哭。”崔骊珠最是不服输的性子。

她立刻被说服,支持起沈云芝,也愿意陪沈云芝一道去和霍鸢见面。楚王妃向来尊重沈云芝,没有拘束她在府里,只替她安排两名王府护卫在身边保护她安全。

崔骊珠当天却未能应约与沈云芝一起去。

皇后娘娘传召,她不得不进宫。

沈云芝在姨母安排的王府护卫的陪同下去见霍鸢,如她所想,霍鸣也在。午后,崔淮在宫里见到崔骊珠。

与妹妹闲谈之间,听妹妹提及今日本是要陪沈云芝出门赴霍鸢的约,他沉默许久。

“母妃安排护卫保护她,想来不会有危险。”“却不知会不会遇上些滥言多口的,在她面前说出些难听话。”崔骊珠虽然认为沈云芝最擅长花言巧语,但从没有见过沈云芝与人吵架,在她印象里,这种时候沈云芝沉默居多,渐渐便怀疑此人只知花言巧语。她在沈云芝身边,必不会令其吃言语上的亏。偏偏她不在,却也无法,便当让沈云芝今后吃一堑、长一智了。傍晚时分,沈云芝回到楚王府。

她心情愉悦从马车上下来,臂弯里一捧火红的紫薇花。“芝娘?"崔骊珠与崔淮离宫回府,恰在垂花门外,撞见回来的沈云芝。瞧见她怀里的艳丽花枝,崔骊珠又问,“今日骑马可还开心?”崔淮同样在看沈云芝怀里的那捧花。

只他沉默着没有开口。

沈云芝微微一笑:“开心的。”

不仅开心,而且收获不小,她怀里的紫薇花便是证明。霍鸣不擅言辞,但担心她被流言影响,便愿意努力用行动哄她高兴。不是在意她焉能做到这般地步?

霍鸢待她更不必多提。

没有太多交集时尚且愿意对她伸出援手,而今待她只有更好的。细细想,霍鸢被崔璇欺辱之事在之前便影响到几分霍家对五皇子的看法。她向霍鸢和霍鸣透露流言与崔旭有关,他们亦替她不平,并未因为得知涉及五皇子便不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