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就不答应你了,你那婆婆可真难缠。”
“我知道。”
林棠枝自动忽略她后半句话。
她心里清楚,买肉包子是临时起意,连她自己都没预料到,更何况是陶阿婆?
“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陶阿婆的恩,我会一直记得。”
“行了行了,别整那肉麻的。”看了一眼缩在她身后,低着头,悄悄咽口水的阿妹,陶阿婆心软了软:“既然你硬要给,那我就要一个,剩下的留给孩子吃。刚挣到一点钱,也不知道攒一攒买粮食,买这贵东西做什么。”
“今儿卖得还不错,带到镇上的红枣糕全都卖完了。”
陶阿婆一听,这才放心不少。
“卖完就行,我家去了,你也带他们把家整整。”
陶阿婆说只要一个,林棠枝想给她三个,两人推来推去好一会儿,陶阿婆说什么也不肯收。
“陶阿婆放心,我也不是那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今儿赚了七十七文钱,还得了一根大棒骨和三个鸡蛋。”
这数量,惊得院中的人倒吸了口凉气。
尤其是陶家人。
都是土里刨食的人,男人到镇上出大力做工也不过赚个十几文,林棠枝一个怀着身孕的小娘子,一日竟赚了七十七文,更别说还有那大棒骨和鸡蛋。
农家人,尤其他们还是刚逃荒过来的。
连粮食都舍不得买,更别说是买肉了。
出了院子,看着手里的三个肉包子,陶阿婆越想越觉得是自家占了林棠枝的便宜,对身旁的陶阿公道:“这林氏刚分家,家里什么都缺,能做的咱们就帮她做了,也省得她花钱买。”
她瞧着。
林氏家里连个灶台都没有,搭个简易的灶台还被老宅那不吃人粮食的给踹翻了。
“等明日,咱们活点泥,帮林氏把那灶台修一修,也不算白拿她几个包子。”
走在最后的陶阿妹,到现在都还没从林棠枝竟然一天赚了七十七文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她感慨。
“也不知大伯娘这红枣糕是咋做的,咋这么能赚钱呢?”
没想到刚还和颜悦色的陶阿婆一听这话,当即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