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天幕曝光未来,皇帝们坐不住了> 第242章 韩国:额滴!都是额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韩国:额滴!都是额滴!(1 / 2)

天幕画面缓缓改变,进入内堂后,只见一排排花圈摆放着。

宾客纷纷递上白色的“红包”以表敬意。

最后只见身着白色婚服的女子躺在白色棺材里,众人纷纷笑着将手中的花朵或是“白包”放入其中。

这一幕属实把众人吓得不轻。

“夭寿啊!活人躺棺这是要折阳寿的!”

“这这这阎王爷看了都要摇头!”

“《周礼》有云‘棺椁为凶器’,岂有生人入殓之理!”

天幕视频也到此结束了。

只见天幕也给出了解释,说这是现代韩国的婚礼仪式,同时也给出了韩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华夏时候的称呼。

而那女子躺在棺材里,众人放花则是祝福意味。

那女子也就是新娘!

北宋,太祖年间。

“这婚事办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阎王爷娶亲!”

赵匡胤一口茶首接喷了出来。

“这高丽人真会折腾!活人躺棺材成亲,阎王爷见了都得愣三愣!”

赵光义也是笑得前仰后合。

“官家,这天幕倒是让臣开了眼界。”

“只是不知高丽使节下次来朝,该如何解释这番‘喜丧’之礼。

赵普强忍笑意,捻须道。

“朕明白了!定是哪个‘促狭鬼’,故意把丧仪当婚仪教给高丽人的!”

赵匡胤拍腿大笑。

“官家圣明。”

“臣记得《周礼》婚仪分明是‘玄纁束帛’,哪有用白幡棺材的?这分明是被人作弄了!”

赵普莞尔道。

“皇兄,要不咱们现在派个使节去说明白?免得后世高丽人继续躺棺材成亲”

赵光义忍俊不禁。

“别别别!就让他们错着吧,多有意思!等千年后他们的子孙发现真相,那才叫精彩!”

赵匡胤连连摆手。

“朕就在史书里留个谜题,让后人猜猜究竟是哪个促狭祖宗干的这等好事!”

三人相视大笑,赵匡胤最后打趣道。

“这哪是婚礼啊,这完全就是喜丧啊!”

陈语看着视频里身着丧服的众人,不由感慨。

「我怀疑是老祖宗留了一手。(捂脸笑)」

回复:「可能我们老祖宗里面有个老6。(微笑)」

「古代附属国身份卑微,红事一般不会告诉他们,白事倒是会叫过来跪一会,估计就只学会了办白事~」

回复:「这个解释没毛病。

「气氛都到这了,不哭两句说不过去。(哭)」

回复:「我的二大爷唉!」

市井街巷间,百姓们对着天幕笑得前仰后合。

“哎呦喂!高丽人这是把红白事一锅炖了!新娘子躺棺材——这洞房该不会摆灵堂吧?”

“白盖头,白孝布,新娘子躺进棺材铺~”

“这下可好!往后打更得喊‘洞房吉时——阎王收人喽’!”

满城百姓笑作一团。

一时之间,人群里的高丽使节脸红不己。

天幕画面又是一变——

【什么?!】

【韩国人竟然说孔子是他们国家的人,身上流淌着韩国血脉?】

天幕下的人一愣,原本的笑意顿时没了。

春秋。

“这实在不合礼制!”

“我听说不该祭奠的鬼神却去祭奠,是谄媚。今日听闻此言,可谓荒谬!”

孔子微微皱眉,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冒犯。

“夫子!这等胡言乱语,岂能容忍!”

子路按剑上前,但又不知道砍谁。

“弟子以为,君子应当庄重而不争执。他们或许是考证有误,才会出此谬论。”

颜回轻抚书简,淡然说道。

“华夏与夷狄之别,在于礼义而不在血脉。”

“若他们诚心求学,当以《春秋》示之,若固执谬论真理自明,何必多言!”

孔子微微点头,目光睿智。

曾参在一旁恭敬记录,众弟子相视领悟。

大唐,贞观年间。

“荒谬!我孔氏祖居鲁地,族谱世系清晰可考,怎会与三韩之地有涉?”

孔颖达放下手中稿本,眉头紧皱。

“先生,国子监诸生闻此谬论,皆义愤填膺!”

一个弟子匆匆入内,愤愤道。

“新罗虽遣子弟入唐求学,向慕华风,然此等无稽之谈,实属僭越!”

孔颖达眉头微皱,沉吟片刻。

“祭酒大人,或可先著文辨析,以正视听。”

一旁的老仆低声劝道。

“待老夫修书与新罗学子,若其诚心向学,当明辨源流。”

“若执意妄言则当奏请圣人,令其端正求学之心!”

孔颖达微微颔首,拿出一张白纸,提笔蘸墨,急速书写着。

因为这句话,天幕下众多儒生全都愤愤不平。

这时候天幕又变了——

【咱们的长城竟然也是韩国人建造的?】

大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