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 第626章 成功劝退,农业公司初现峥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6章 成功劝退,农业公司初现峥嵘(1 / 2)

半小时后,林祖辉几人将邓华一行送到公司门口。

看着这位地委书记带着一群干部,只能挤在几辆伏尔加和昌河面包车里,众人不禁相视无言。

好歹也是一个地区的一把手,加上这么多局长,这排场确实显得寒酸了些。

王冬终究没忍住,在邓华上车前做出承诺,将以个人名义向惠阳地区赠送两辆丰田皇冠。

林祖辉始终没有开口。

他刚才已经明确拒绝了对方的合作提议,就连随后提出的招商引资想法,也被他直接回绝了。

惠阳地区现在太穷了,连基本的运输和电力都无法保障,大规模工业投资根本不现实。

待车队渐渐远去,霍生才开口问道:

“阿辉,毕竟是父母官,你这么强硬会不会有问题?”

林祖辉摇头。

不是他非要硬顶,而是如果不把话说死,以后隔三差五来提要求会更麻烦。

“没办法,好人难做。”

“不直接拒绝,万一被他抓住话柄顺杆爬,以后更难应付。”

“现在还不是惠阳地区发力的时候。要想引凤筑巢,总得先种好梧桐树。”

王冬接过话头。

他虽然不太理解林祖辉为何如此决绝,但肯定站在女婿这边。

“好了,总算送走了。”

“你刚才承诺明年开始零售种子、秧苗,还要输出种植技术——是随口应付,还是当真要这么做?”

林祖辉一边吩咐林宗辉安排参观事宜,一边回答道:

“当然是真的。农业公司不能永远只种菜,否则我投巨资建研究所图什么?”

“永辉在内地有四大业务群:农业、物流、贸易、食品加工。”

“现在物流还在亏损,贸易业务平稳,食品加工只有出口才有利可图。”

“在大家还吃不饱饭的年月,谁会在意是不是净菜?”

“只有农业公司最适合大力发展。从种子到农药、化肥,再到全套生产技术,我们都要推广出去。”

霍生听说要继续向上下游延伸发展,不禁好奇这需要多少投入。

“后续还要持续投资?”

“我记得永辉准备借壳上市,就是为了筹集资金?”

林祖辉摇头解释:

“和上市没关系。永辉集团是拆分上市,农业公司不在上市资产里。”

“事实上,永辉在内地一直盈利。”

“港岛永辉和内地永辉是两家公司,除非分红,否则账目完全分开。”

“无论是集团内部业务,还是各企业的外部业务,实际都在赚钱。”

“只是现在我们要rb用处不大,就全用来持续投入农业公司了。”

王冬对永辉的账目很清楚。

林祖辉将香港业务剥离,成立永辉零售供应链,又将新公司20的股份卖给和黄,对集团主体和内地业务都没有影响。

“这个方案确实不错。”

”合法经营,总不能一直走黑市换港币,把盈利滚入再投资也不亏。”

三人说着,走进了办公楼右侧的研发实验室。

在驻所教授的陪同下,他们参观了各种研究设备和成果。

别说霍生和王冬,就连林祖辉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些。

种菜和研究种菜是两码事,实验室里使用了多种特殊设备,让人大开眼界。

参观完实验室,众人又来到试验田。

听着教授的详细介绍,他们基本了解了这里的科研情况。

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些教授的研究方向相当多元,无土栽培、水培、嫁接等都在探索之列。

选种育种也在同步进行,他们已经与南农达成多项战略合作。

除了本地的课题小组,还资助了不少外部研究团队,由永辉出资,成果的商业专利归永辉所有。

等参观完尚在实验阶段的无土栽培和水培温室后,后面的常规种植区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走马观花转了一圈,众人又前往养殖场。

这里的防疫标准极高,厂区外围设有二十米隔离带,员工吃住都在厂区内,实行封闭管理。

所有人都要穿上防护服,经过多次消毒才能进入养殖区。

霍生一直捂着鼻子,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鸡舍。

虽然气味确实不太好,但环境其实十分干净,水磨石地板光可鉴人。

“阿辉,你这个养鸡场很不简单啊。”

“这些都是供应港岛的?”

林祖辉也捂着鼻子——在适应之前,即便戴着口罩也挡不住浓烈的鸡粪味。

“没错,现在应该还供应不了本地市场。”

“我看过报表,部分订单还需要外采,无法完全自给。”

林宗辉小声补充道,尽量不影响正在介绍情况的工厂主管:

“现在这是一期工程。我们计划在深市郊区建设二期,避免因疫病或天灾导致供应中断。”

林祖辉点头认可:

“古人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