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都湿了。”
苏永安过去摸了一把。
“永乐,你今晚找其他房间应付一晚先吧!”苏大强跟小儿子说道。
都这样了,还怎么住人?
他们家空房间还有好几个呢!屋子够大,暂时不用担心不够住的问题。
最近因为赚了不少钱,家里宽裕,所以阿娟让其丈夫苏永年在公社置办了好几床被子,家里除了小龙和小兰两个小家伙,其他人是每人一床新被子。
甚至还多买了两床备用。
所以,阿娟去抱出来一床新被子。
这场大雨,一直维续到半夜。
很多人烦呀!
晚上是大家挣大钱的时候,忽然下这么大的雨,影响到他们挣钱了,能不烦吗?
队长王卫民还是挺负责的,雨刚停,他就打着手电筒,逐家逐家地走访,看有没有出问题的,最怕就是房子倒塌。
“河水涨了很多,你们没事不要去河边。”王卫民查看了苏大强家的情况,发现除了漏雨外,没其他问题,便提醒一句。
“队长,你放心吧!今晚我们家不会出门的。”
“那就行。”
“其他家都没事吧?”苏大强问道。
王卫民叹了口气:“大全家的厨房塌了,好在人没事,我已经安排他们先去原先的食堂,和大明挤一挤。”
尽管只有厨房塌了,其他部分没什么大碍,但王卫民以防万一,还是让苏大全一家先搬出去,明天好好检查一遍,真的不受影响再搬回去也不迟。
得亏最近苏大强收东西,让队里家家户户都挣了些钱,大家有钱修房子。
否则,今晚这场大雨绝对让很多人愁眉苦脸。
第二天,王队长让人去看果林里的柚子,看掉了多少。昨晚那么大的风,肯定吹落有柚子,损失在所难免,多少的问题。
另外,他还带人去检查新修好的道路。
不出意外,有些路段还真被冲毁了。没办法,他只好带人加紧时间抢修。针对被冲毁的地方,他让人用石头、水泥砌起来。
他们村还可以,有些村子就惨了,外出的桥都被冲垮,暂时进出两难。
最惨的还是第五生产队,他们那发生了山体滑坡,虽然规模不大,但还是把三栋屋子埋下去。好在那三户人家跑得快,最终只有一位老人死亡。
不是他们不顾老人,而是最先一块大石头滚下来,正好砸在老人的房间,根本来不及救出去,当场砸死。
其他人被这一变故吓得呆愣当场,等回过神,赶紧拖着家人跑出去,顺便通知了左邻右舍。
公社的陈书*记、王主任等领导也没闲着,到各个生产队去考察,进不去的想办法联系,了解里面的情况。
又过了一天,河水逐渐消退,道路恢复了畅通。
那些还有青梨的生产队,拼了命地摘梨,想要尽快处理掉。
梁副主任亲自来到苏大强家。
“各队损失不小,大强,你能收就收吧!”梁副主任跟苏大强说道。
“行,我让永年过去。至于那些吹掉到地上的梨,我们队也收,就是比较便宜。”苏大强点头道。
一旁的王卫民附和:“是呀!我让人跟永年一起去。”
梁副主任也听说了,一些次果都是八队的人再收。
“那些坏果、次果,你们八队买回来干嘛?”梁副主任好奇。
王伟民先是看了一眼苏大强,看到苏大强轻轻颔首,他才告知:“熬梨膏,这是我们八队的创收项目之一。”
“哦?价格怎么样?”
另外,他还注意到“之一”两个字。
“几块钱一斤。”
说实话,这个话题,王卫民是不太想和梁副主任深入讨论的,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梁副主任都问了,他也不好装聋作哑。
梁副主任见王卫民没有具体说几块钱,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
而是转移话题:“你们八队还有别的创收项目?”
八队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呀!
看这架势,大家要富起来的节奏。傻子都能猜测到,所谓的创收项目,肯定是苏大强带来的。
“我们要种草菇,但能否成功还不好说呢!”
“草菇也能种吗?”梁副主任愣了愣。
别看他是公社领导,但见识也很有限,和其他普通老百姓一样,他对蘑菇也有差不多的刻板印象,以为蘑菇都是天生地长的。
苏大强开口道:“秦老板跟我说可以,外面有人工种植的食用菌,价格还不便宜,比肉还贵。”
“比肉贵?不能吧?”梁副主任不得不怀疑。
他也不是没有去过县城,城里的蘑菇价格也就那样。比肉还贵,谁会买?直接买肉吃,不香吗?
“人家秦老板卖的地方不一样,有些蔬菜、水果比肉贵。”
秦老板这个挡箭牌还是很还用的。
梁副主任也知道自己走过的地方少,没有去过真正的大城市,便又识趣地停止了该话题。
接着,梁副主任告诉苏大强和王卫民,后天开始,正式给他们八队拉电线,需要八队出点人手帮忙。
“那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