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80年代:我有一个卖货平台> 第66章 老登,赶紧爆金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老登,赶紧爆金币(1 / 2)

“你们家具作坊搬到公社来了?”苏大明又问道。

讲真,他很羡慕这位侄子,又佩服自己大哥。

苏永安年纪轻轻,就拥有半家家具厂。

是的!半家,毕竟另外一半属于他师父的。虽然这种家具厂的规模不大,但也是农村人无法想象的。

而大哥也是,竟然就这么当甩手掌柜,把厂子交给了儿子。

如果是他,他绝对不放心,也不愿意这么早就放手,起码等自己干不动了,才会交给儿子。

苏永安点头笑道:“是呀!”

苏大明拍了拍侄子的肩膀:“好好干,别辜负你爸对你的信任。”

“那肯定。”

没多久,苏大强回来了,队里又是一片哗然,因为他带回来了一台电视机。就连队长王卫民,也到苏大强家看了几眼。

“大强,这电视机多少钱?”有人好奇问道。

可惜,现在他们村还没通电,尽管开始埋电线杆了,但距离真正通电,至少还要三四天的时间。

否则,今晚必须在这里看个够。

长这么大,还没看过电视呢!电影倒是看过,每年公社都会放电影的安排,请放映员到各个生产队去,太少人的除外。

苏大强摇头:“不知道,秦老板送的。”

能扣在秦老板头上的,他一律扣给秦老板,省得麻烦。

围观的众人又是一阵羡慕,秦老板对苏大强有够好的。

好家伙!那么贵重的电视机,说送就送。

王卫民却了解,他说道:“我听说,这种彩电要一千多元。”

眼下,一台14寸的彩色电视机1200元,18寸的则是1500元。苏大强买回来的这台,就是18寸的。

“好了,等通电后,大家再来看电视。现在你们还是好好赚钱的,一千多的电视机,你们努力一段时间,也买得起。”苏大强跟大伙说道。

他的话不假,要是以前,一千多元确实是巨款,大部分人掏不出来,即便能掏出来,也不舍得买电视机。

可现如今,捉知了猴、蚂蟥,割蜂蜜等都是赚钱的路子,一千多块钱很多吗?

不得不说,苏大强家的三转一响,加上这电视机,彻底刺激到了他们,村民们现在满脑子都是赚钱。

送走村民们,苏永乐他们对着那台电视机摸来摸去,开心极了。

苏永年把三叔一家干的事一五一十地跟苏大强说出来。

“爸!你回来的路上,没看到三叔、奶奶他们?”

“没注意看。”

实际上,苏大强还真碰到老三他们了,但当没看到。本就是他找人弄走的,自然不会给老三他们添堵。

苏大强注意到家里的变化,家具全换了。

沙发、茶几、饭桌、餐柜、衣柜、床等,都是新的。

其实,这些早就打造好了,但有些刷了漆,为了散一散气味,苏永安特意没有搬回来那么快。

这些家具,用的都是上好的红木,而且还是李道华和另外一名老师傅用心打磨出来,做工精湛。

家里人对这些家具都非常满意。

比如苏秀秀,还有一张抽屉式、带镜子的梳妆台。女孩子,怎么能不喜欢?

至于家里的床,除了苏大强的是两米宽大床,其他均是1.8米的,也够用的了。比起以前的架子床,这种确实更好看。

这种床原本是挂不了蚊帐的,但苏永安的师父很贴心,配套了美观的蚊帐架。

“爸,我学会拖拉机了。”苏永丰开口道。

意思就是:老登,赶紧爆金币!

“哦?那明天我跟你去买拖拉机,把你的钱都带上,不够的我来补。”苏大强也不拖泥带水,很爽快。

阿娟不知作何感叹。

家里是越来越好了,变得很快。

没分家前,他们都吃不饱;分家后,不仅房子变大,几乎天天吃肉,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都有了,明天甚至还会有拖拉机。

她要是回娘家,娘家人肯定以为她吹牛呢!

苏永丰乐得嘿嘿直笑,跟个傻子似的。

“爸,青梨收完了。”苏永年则说。

其他公社的梨,基本上都摘光。他们队里,每天好几车的次果拉回来,也终于体会到修好道路的好处。

“还有,刘老师决定辞去学校的工作,专门给我们记账。”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嗯!那你们明天开始收生姜。”苏大强跟他说道。

他观察过,眼下正是嫩姜收获的季节。每个生产队,都会种些生姜,多少的问题而已。像他们八队,生姜得有上千斤。

“啊!现在就收姜,会不会不够老?”苏永年提出疑问。

一般来说,姜要到10月中下旬至 11月份,才会成熟,现在的姜太嫩了。

“要的就是嫩姜。”苏大强说道。

现在嫩姜刚上市,是价格最高的时候,一斤能卖好几块钱。等再过二十来天,甚至一个月,生姜开始大量上市,就会跌至一两块钱。

农产品的价格,有时候也是瞬息万变的。

“收购价呢?”

要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