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自然又引起一阵轰动,电视机就算了,可冰箱又是他们八队的第一台冰箱呀!他们怎都没想到,村里竟然有一天会有冰箱那样神奇的电器。
不说生产队,哪怕是他们乐青公社,冰箱也没几台吧?
“还得是大强呀!”
“你家也可以买吧?同样姓苏,每年有好几万的分红。”旁边的人说道。虽然他不知道冰箱具体要多少钱,但肯定不会超过一万元。
“还没开始分钱呢!”
说好了的,养生茶第一个月的利润先不分给大家,用来建厂房之类。
“大强哥,冰箱多少钱?”有人询问道。
苏大强告诉他们:“我这台是国产的,比较便宜,才一千多元。如果是单门的,更便宜,只需要六七百元。”
进口的冰箱就比较贵,要两三千元,通常进口的都是日货,像什么日立、松下之类。
众人一听,好像咬咬牙也能买。
不过,他们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冰箱其实没太大用,买回来冰什么呢?剩饭剩菜?这年头,很少有剩饭剩菜的,只会不够吃。
然而,苏大强却不是那么想。
农村买菜很不方便,有冰箱的话,那就好很多,一次可以买多点,放冰箱慢慢吃。
“行了,别围着了,该干嘛干嘛去。”王队长跟大家说道。
他还有事要跟苏大强商量。
托苏大强买了电视机的人把钱给苏大强后,抱着他们的电视机高高兴兴回家,今晚终于可以在自己家看电视,不用出门了。
比如苏大石,作为最早跟苏大强发财的一批人,他家这一个多月来挣了将近一万元。
也正因为这样,大石家不仅买了自行车,缝纫机,如今连电视机都配套上。
“队长,你家怎么不买台电视?”有人问。
王卫民没好气地笑骂道:“我家最近挣得还没你家多,怎么买?你给钱吗?”
倒也不是买不起,主要还是舍不得。
尽管他是队长,在生产队有点权利,但最近的收入还真不如其他社员。生产队好多杂事要他处理,没有太多时间去捉知了猴、蚂蟥,去割蜂蜜等。
至于说贪墨,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贪生产队的钱。
再说了,生产队的公款里,总共也没多少钱。
“队长,草菇的钱,什么时候分呀?”还有人问。
此问题一出,大家齐齐看向王卫民,都等着分那笔钱呢!这一茬的草菇已经采摘完毕,社员们心里着急。
“今晚晒谷坪见,我们先分钱,然后看电影。”王队长说道。
他已经联系了公社的放映员,请他下来给大家放两场电影助助兴。
以前,他们八队穷,想要看电影,通常都是晚上点着火把去其他生产队,或者公社看。如今,他们八队有钱了,直接把放映员请过来。
得到这答复,众人才心满意足、兴高采烈地离开,耐心等待夜色的降临。
“队长,有事?”等其他人离开后,苏大强问道。
“我们生产队的柚子不是可以摘了吗?所以……”王队长摸了摸鼻子,讪笑道。
那将又是生产队的一笔收入。
实际上,他们去问过供销社,今年供销社收柚子,但收得不多,而且价格极低。所以,王队长和队里的其他人商量了下,还是决定问问苏大强。
毕竟之前苏大强可是说过的,他也收柚子。
“都熟啦?摘一个回来看看。”
“那你稍等。”
说完,王卫民立即出门,去摘一个回来。
没多久,柚子摘回来。
苏大强接过柚子,没记错的话,他们这里的柚子是红心的。红心的好,贵一些。
他刚接触到柚子,平台就给出价格——1.5元每斤。
“队长,供销社多少钱收?”苏大强问道。
“8分。”王队长也不隐瞒。
而且,还是要挑比较好的。
苏大强想了想,说道:“那我一毛两分钱收,还是老规矩,太小的不要,差不多要这种。”
说着,他颠了颠手中的那只柚子,大概有两三斤的样子。
“好!那我们明天开始摘。”
苏大强:“你们送到永年那边就行。以后柚子就别再种了,保持现在的规模就好,感觉柚子没什么前途。”
不能否认,柚子的产量很大,一棵柚子树两三百斤都是很常见的。
但柚子在后世也泛滥成灾,价格便宜。
王卫民点头:“行!”
他答应得很爽快,主要是他们的胃口也被苏大强养大了。一两毛钱的农产品,确实有些看不上了。
王队长刚走,苏亦德和苏大勇又来。
“大强,建厂的用地已经批下来了。”两人这次来,主要是告诉苏大强这个事,想问问什么时候开始建厂。
总是挤在祠堂,也不是办法。
这个月他们做养生茶,挣了30万左右,一天一万元上下,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数目。
“那就找个日子建呗!明天,大勇跟我去一趟信用社,把钱取出来。建厂肯定用不了那么多,剩下的就先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