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混的还不错,并不想来平原国...
这一次从幽州涿郡涿县迁徙过来的七百余人中有许多是同村人。
当初刘备就是靠着自己的族叔刘元起的资助外出读书,因此具有了一定名气,回到家乡之后才起家。
刘元起虽然资助了刘备,但对方其实也只是一般的中小地主,距离大富大贵差的非常远。
整个楼桑村以及周围同样的刘氏村落都是比较贫穷落后的。
刘平帮助刘备发家,又在刘平的建议下,建立族学,六岁——十岁的可以进入其中学习,不但有免费的餐食,刘备还会发放给儿童所在的家庭一笔钱。
这也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家庭将自家的孩子送到刘备所创办的族学来上学。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儿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劳动力,对方来上学了,那些儿童所在的家庭就会出现一定的劳动力短缺。
除开儿童之外,还有青年、中年也可以在族学中上学,不过这部分人就不是所有人都免费还包括餐食了。
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好、成绩好”就可以免费。
教学内容有两部分。
其一:识字。
也就是东汉教育体系中的“蒙学”部分,这一部分的教材比较好找,而且就算没有,大家把认识的字凑一凑,也可以搞一本出来。
其二:术数!
也是刘平重点教授和培养的。
当然也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些简单的计算而已。
在相当于蒙学的第一阶段教学结束之后,则是培养这部分人实际能力。
也就是百艺:
养马、养羊、种桑养蚕、养猪、母猪产后护理、母马产后护理、母牛产后护理、水果粮食药材种植、兽医、木匠、铁匠、修习武艺、骑术、射箭、医匠等等乱七八糟的。
这一部分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是找人来教,其次外出实践当学徒。
到外出实践的阶段,基本上就算毕业了。
刘备也不会再负责了。
但对于能力突出的那一部分人,刘备则是会给他们安排工作。
在刘平的帮助下,刘备虽然赚取了不菲的身家,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这个族学当中。
而如今曾经巨大的投入也迎来了回报!
在平原国各大世家、豪族联手罢官,平原国政令体系陷入瘫痪之际。
迎来了这批属于刘备自己的人才!
当然这一切都多亏了刘平的先见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