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昨天周末刚刚吃了荤菜,这也是潜规则,都是在周末吃好的。
不然的话,今天这家烧,明天那家烧,到时候孩子都得哇哇叫。
而最遭罪的自然是陈家。
因为李红旗的简易厨房正挨着陈家卧室的窗户口。
这小风一吹,他们家感受是最明显的。
李红旗没管,鸡蛋弄出来,用生姜、干辣椒炒香把兔子肉给倒了进去。
火不是很大。
但是味道也算是激发了出来。
顿时香味飘满了院子。
“呜呜,我要吃肉,我要吃鸡蛋!”
此时陈家传来了小孩子的哭闹声音。
而他的隔壁刘家也不好过。
至于其他家,有些味道,但是淡了许多。
李红旗乐呵呵地在那里烧着饭菜。
炒的差不多了,水收干了这才开始放酱油,滴几滴醋,再放一点花椒。
花椒自然是自己家和李家弄来的,量不是很多。
到时候去买一点。
山里应该有野花椒。
加了一勺白糖,提鲜味。
又弄了一些干黄酱化开倒了进去。
顿时香味更浓郁了。
哪怕是李红旗口水都流了下来,毕竟他也确实饿了。
盖上锅盖,把炉子口封一些,小火慢炖。
……
“哎哟妈呀,李红旗那个杀千刀的,太不是个东西了,大晚上烧什么肉啊!”
陈老太躺在炕上,看着两个嗷嗷叫的孙子,一阵地心疼。
将原因都归结在了李红旗的身上。
潘晓莲闻言一阵的无奈:“妈,人家做自己抓的兔子,总不能不让他自己吃吧!”
老太太看了看窗户,咽了咽口水。
心里一阵的愁苦。
完了,那兔子那么肥,够吃好几顿了。
好像还有只鸡。
省着吃,够吃一个礼拜了。
闻着味道感觉心烦,对着潘晓莲喝道:“帘子拉起来!睡觉!”
潘晓莲见状叹了口气,坐起来将帘子给拉起来,不过她看到李红旗在盯着自己家窗户口。
不知道为什么,她感觉李红旗可能是故意的。
摇了摇头,心里嘀咕着,他还是个孩子,应该没这么损吧?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院里都不好过。
不是没吃过肉。
而是闻着味道太难受了。
本来就是勉强才能吃饱,而且没有荤腥的话,消化得非常快。
李红旗本来回来得就比较晚。
这一炖就是二十多分钟。
直到李红旗将饭菜盛出来,味道这才没那么浓郁。
而此时陈家人已经翻过来滚过去,迟迟不能入睡。
李红旗知道这滋味不好受。
哼着小曲回到了自己房间里,将煤炉子都一起收进空间里,在屋里吃着饭菜。
吃饱喝足,开始继续学习。
……
外面快要天亮的时候,李红旗这才打着哈欠起床刷牙洗脸。
洗漱好以后,看着空间里的农田。
半夜时候,粮食都已经成熟采收。
不过还需要晾晒,花了一些时间。
这次收获的主要也就是一些粮食,其他的瓜果蔬菜都已经收得差不多了,现在没收的都是留种用的。
(小麦有春小麦和冬小麦,水稻、小麦之类的有早熟和晚熟品种,为了不麻烦,统一都是九到十天收获。)
农田被他平整成了打谷场,反正对他来说翻地不需要费劲。
现在粮食已经脱水差不多了。
开始盘点一下。
一亩地种小麦,650斤左右,比不上后世的产量,但是在这年代已经算是高产了。
一亩水稻,普通水稻820斤,外加糯米43斤。
剩下的一亩田,一半是玉米,520斤的玉米。
红薯四分之一收了1700斤,亩产六千多斤。
剩下的一点地,瓜果蔬菜种得不多,够吃就行了,量不是特别大。
葵花子顺着田边种了几颗,产量不是很多。
花生三十多斤,黄豆四十多斤。
芝麻最多,有七十多斤,如果芝麻不种这么密集产量肯定会高一些,否则怎么也能收个一百多斤。
不过也够他用了。
至于南瓜冬瓜这种东西种几颗,藤蔓延伸到草地那边,数量不多,产量可不低。
李红旗看着这么多东西还是挺满意的。
开始将粮食给处理了。
从这些东西里挑选饱满的留够种子,处理了一些,其他的都给送到了仓库里存着。
没有那么多用来装粮食的东西,只能先放着,需要的时候再处理。
至于红薯,这玩意大部分都是留着喂猪的,需要的时候再去处理。
花生留了不少种子,剩下的留一些吃,其他的都准备用来榨油。
至于黄豆,他准备用来做豆腐。
这种大豆出油率实在是太低了,连花生的一半都不到。
芝麻好像除了榨油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全都处理好了以后,开始将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