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面前行军中礼仪道:
“大都护,我等奉碎叶镇与大宛镇两位镇守所托前来请罪以及报捷!”
“给谁请罪?”
“所报何捷?”
郭知运上前一步,突然看向旁边的刚刚发来的制书,顿时似乎有些明白了!
难道是李牧接到军令拒不执行,首接先北后南?
这才有陛下急发制书到此?
要是这几个报信的没夸大其词,倒也不算多大的过错!
毕竟,朝廷有些事情还是不足以外人道也,杨思勖当初只是给兵部上书,陛下肯定是同意且指示兵部的发令的。
表面上最多就是不遵守兵部军令这件事。
就是陛下现在亲自发制书到此才显的事情有些大了,但也并非是问责,而是一封调令!
刚刚送制书的只是口头让自己严查此事,这最多就是扯皮罢了,还摆不到台面上来。
当然,你李牧要是真的一战灭了八万黄姓突骑施,以他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打天竺的只是方面之事,是为了消耗吐蕃的一步棋,很重要。
但相比灭掉突骑施这种石破天惊的泼天大功,这点小错还不至于摆到台面上来!
但是你要是待在大宛不动,甚至还打了败仗,那么你槛车入京都是轻的!
“所请之罪乃是碎叶张镇守私扣兵部军令之罪,为了伊犁河一战,张镇守私自扣下了调李镇守南下天竺的兵部军令!”
“所报之捷是伊犁河,甜水河一战,大宛以及碎叶两军大破二十万骑突骑施之捷!”
“这是敌酋苏禄腌制的人头,以及被俘叶护的乞降国书,还有李镇守为张镇守求情的一封书信!”
那领头的极为年轻,把原因和结果也讲的极为清楚。
把一个盒子以及两封书信提交了上来!
(正在码第三章,写的慢,大家等不及就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