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李白:我哥成了安西大都护杀疯了> 第235章 ‘那个人’以及‘你的功德,佛都看在眼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那个人’以及‘你的功德,佛都看在眼里!’(1 / 2)

岷江的浪涛拍打着凌云山崖,凿石声混着船工的号子,在雾气中回荡。

十八岁的王忠嗣一身戎装,按剑独立于江畔高岩上,眉峰微蹙的凝视着前方——上百名工匠腰系草绳,悬在崖壁上凿击石壁,铁钎与岩石碰撞的火星,碎石坠入山下。

他望向下方,二三百名衣衫褴褛的挑夫正在下方捡滚落山石放入竹筐中。更远处,几名农妇跪在江边,将野菜混着最后一捧粟米倒入“功德锅”中,锅中稀粥映出她们浮肿的脸。

海通禅师面色悲苦的立于远处不能靠近,看着眼前这位肃立于此不言许久的将军,以及他身后牵着战马,全身甲胄,腰挎横刀极为彪悍的几个亲兵。

“将军,嘉州刺史率众来迎!”亲兵指向山道上一队华盖仪仗。

王忠嗣冷眼望去。那刺史圆领袍衫簇新,身后跟着十余名绫罗裹身的属官,正小跑着趋近。更远处,豪商捧着礼单,绢帛上墨迹未干,写着“捐粮千石”“助军钱千贯”的字样。

海通禅师,嘉州刺史以及众属官,豪商已然立于王忠嗣身后,全都躬身行礼后不敢言语。

这位可是当今圣人的养子,如今的剑南道防御使,募兵使,兵马使,岭南道,剑南道的副监军,刚刚募齐的两万大军现在可就驻扎在戎州,义宾县左近(宜宾)。

如今不去打南诏,却轻骑简装来到这里是为何?

“每日耗费多少钱粮?”王忠嗣望着凌云山,突然发问。

“回王将军,海通禅师募化十年,得粟五千石,钱三万贯。

嘉州刺史赶忙上前一步说道。而海通禅师面色却变得更为悲苦了。

“可以顶的上我南征军士卒打几个月的仗了,也能让本将给一千士卒发一两年军饷了,也顶的上我······”

王忠嗣话未说完,突然听到一阵隐隐的哭嚎传来。

见王忠嗣扭头,众人也扭头望去,只见远处几个武僧正从茅屋拖出个白发老妪,她怀中死死搂着半袋糙米,其中一名武僧挥鞭抽打跪地的老农:

“你种佛田,就该上缴功德,这是天经地义的,你看远处那凌云山的佛,看到那佛睁开了一只眼了吗?”

“你就不怕佛看见你不缴纳功德,让你下十八层地狱?”

那武僧肥头大耳,一边抽,一边指着远处正在开凿的大佛像大声的骂道。

如今整个佛头的轮廓已经微微显现,尤其是佛头,一只佛眼已经开凿了出来,似乎那只独眼佛正慈悲的看着下方的众生。

突然,那肥头大耳的武僧又看到远处几十个人立在那边,看衣物似乎都极为华贵还有官员在,他稍微思索一番顿时又抽的更凶了。

应该是禅师正在募捐,正好让这些贵人知道凿大佛钱粮紧缺才是。

而正在此时,从地里跑过来一个农妇,那农妇怀中幼儿哭嚎,背篓里也滚出几个瘦小的芋头,正在求那武僧别打了。

王忠嗣握紧剑柄,手上青筋暴起,向旁边的亲兵命令道:“让那僧人住手!”

然后,王忠嗣转头,冷笑盯着海通禅师,一股怒意直冲天灵盖。

本来想以父皇刚刚训示的抑制佛田,令僧尼还俗的政令停了这大修佛像。

在以此借口让刺史服软,在征得万担粮草和钱帛来找民夫修整扩宽五尺道,并准备在进军前往军中多招募一些医师。

王忠嗣认为自己是个军中天才将领,他这个天才当初是经过他的父皇,杨思勖,郭知运,薛纳等等名将都认同且极力夸赞的。

他也是如此认知的。

但是,自己这个天才自从被‘那个人’接连踏着名声崛起后,成为父皇心目中的冠军侯后,他就有些迷惘并开始怀疑自己了。

毕竟赵括前车之鉴他又如何不知?

所以自十五岁起,他就自请去军中带兵历练,前两年他是真的不服气的,因为他自从踏入了军中,各种兵书战策让他随着时间推移很快地融会贯通。

他以不到弱冠之龄,接连几场大战让他的底气真很足,这战绩虽没五百破两万耀眼,但也足以是不输于‘那个人’的天才名将了。

所以,他真的不迷茫了,他认为自己真的就是天才中的天才,不输于‘那个人’的天才名将,他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与他同样年龄的时候就要超过他!

但是,就在他自认为并不输于‘那个人’后,并开始策划个大的时候。

‘那个人’又出手了!

与张守珪配合,几千里奔袭,与张守珪合作以七千人破二十万,而且他的战损几乎做到了忽略不计的地步。

他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那个人’是如何做到的,他真的不相信到一个人可以天才到这种程度。

奔袭几千里,覆灭几十倍之敌,自身战损做到微乎极微,还一战彻底拔了突骑施这个大边患,扩地百万里的战略决战,这不是开玩笑吗?

然后他就开始疯狂的研究‘那个人’,那个让他差点自闭的人。

但越是研究,他的心就越沉到谷底,他甚至还从战报中研究出来。并向父皇指出了张守珪在战略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